痢疾中医(痢疾中医分型)

发布时间:2023-11-14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痢疾中医,以及痢疾中医分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湿热痢疾与湿热泄泻?
  2. 中医是如何定义疾病的?
  3. 中医认识的“发物”是什么?

湿热痢疾与湿热泄泻?

湿热痢疾与湿热泄泻

腹泻为临床常见症状,可见多种疾病,多属于中医“泄泻”、“痢疾”等范畴。泄泻和痢疾均可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引起,但两者表现及治疗用药并不相同。

1.泄泻之湿热中阻证:临床可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大便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症状。治疗时,应当清热燥湿、分消止泻,多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主要包括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等药物。

2.痢疾之湿热痢:临床可见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赤多白少、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或发热恶寒,头身痛楚,或口渴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治疗时,应当清肠化湿、调气和血,多选用芍药汤加减,主要包括芍药、当归、黄连、黄芩、大黄、槟榔、木香、肉桂、炙甘草等药物。

本内容由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黄峰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中医是如何定义疾病的?

关于疾病的定义,在当代医学界里,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笼统地把不符合正常生理功能规范的现象定义为疾病。这样的定义未能真正体现中医学术精神。那么,古代中医又是如何对疾病进行定义的呢?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小时候语文课之《扁鹊见蔡桓公》,文中扁鹊每次见蔡侯所云,公有疾在……,公有病在……,公之病在……,从”疾”到”病“的变化,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发展,直至最后病入膏肓,药石无效。文中体现出,在作为中医道医典型代表、中医学说主要立论者的扁鹊看来,”疾“位于表,属于外邪入侵为患,随外患向里发展,影响生理秩序到一定程度就成为”病“,然后就是病位之深浅与轻重程度的不同了。由此可知,外邪入侵为患,未明显影扰乱生命生理秩序,是为“疾”;进一步,生命生理失去正常秩序,称为”病”。

再者,从《内经》看,经云”治,未病;不治,已病”。这本是说明病态与健康状态本质区别的说法,却被后人普遍曲解为中医治病原则,断句起了变化,”治未病,不治已病“成为一个大喫头,成为庸医滥施药石的依据。把行文字面拆分理解,治,乱之反意,是指有序、常序;未,已之反,还没成事实之意,也可理解为无;不治,即乱,是失去正常秩序的意思。归结起来,其表达的意思为:生命运作循常有序,是无病状态;生命运作被打乱,失却正常秩序,即为已经患病状态。由此可见,”病“与”未病”的区别在于本来正常的生命秩序是否被打乱。因之,也可以认为,外邪初入侵病位浅,对生命秩序影响较轻微,不列为”病“,只是”疾“。

最后,从汉字字义理解。”疾”和”病“都从”疒“部,”疒”由”广”和”冫”构成,”广”即”廠“,代表人之机体;“冫”为寒水,代表阴阳失调;二者合一而成”疒”,意为生命、机体处于阴阳失调状态。”疾“字从疒从矢,矢即箭也,意为入侵之外邪。于是得出,疾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导致外邪乘其虚而入侵为患的生理异常现象。”病”字从疒从丙,丙又可分拆为“一”和“内”,一是太极,代表生命之识神;内,里也,也通纳,即摄入。也就是说,识神使用过度(七情妄动),打乱人体正常生理秩序,体现出阴阳失调状态,称之为”病“。摄入的失度本质上也是七情妄动的一种表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疾来自于外,对”疾”之理解先着眼于外邪入侵条件,故”疒“在于“疾“中表示先有阴阳失调作为外邪入侵条件,这方面从伤寒论和温病学说中关于病因、阴阳合邪机理的论述等得到体现。而”病“因于七情内伤,故”一“、”内”为致病因素,”疒”所表示的阴阳失调却是七情内伤造成的病理状态。

综上所述,疾是人体因阴阳失衡导致外邪入侵为患,浅层次的生理异常状态;病是人因七情妄动失度,导致机体生理秩序失常而出现的较深层次阴阳失调状态。

疾与病两者区别明显,但也可以互相转化,疾的入侵加深,明显打乱正常生理秩序,就造成了病;而在治疗由疾发展而来之病时,随着适度、合理的治疗进程,病由深重向轻浅转变,最终透卫出表而愈,也可以看作由病向疾再向愈的转变。温病学说之”透热转气”理论可充分证明这一点。

中医认识的“发物”是什么?

“这是发物,你不能吃!”这种只存在于长辈口中,却不见典籍记载的特殊食物——“发物”,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什么是“发物”

从中医的角度,“发物”中的“发”,是个动词,有“引发,诱发,助发”之意。所谓的“发物”,就是指会诱发身体的某些隐疾,甚至加重现有病症的食物。比如某人本就肝火旺盛,体热,这时候他如果食用易导致上火的食物,对他的病症无异于火上浇油。

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哪些食物属于发物,各自有何特性。根据发物的性质不同,中医将其分为以下七个类别。

分类:

1发热之物:葱、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发热之物,经常上火的人要少吃,特别是结核病、肺热咳痰、便秘、体内有炎症的患者更应忌食;

2发风之物:海鲜、鱼、虾、蟹、鸡蛋、香椿芽、鹅,发风之物是皮肤病患者的克星,得了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的朋友就只好暂时告别海鲜河鲜之类的食物了;

3发湿热之物:饴糖、糯米、猪肉,糯米、猪肉等发湿热之物不易消化,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非常不利,患有湿热、黄疸、痢疾等疾病的人应当忌食;

4发冷积之物:西瓜、柿子、冰糕、冬瓜、四季豆、莴笋、柿子,发冷积之物本身寒凉,多食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寒性体质的人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阴寒加重,进而引起泄泻、冷痛、咳嗽、胸痹等症状。一般脾胃虚寒、寒症体质等人群最好少吃;

5发燥之物:炒板栗、炒花生、炒瓜子,发燥之物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不是过敏人群,都可适当食用。但是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干货盐分太重也会损伤身体,所以吃的时候应该选择无盐的种类,并多喝水;

6动血之物:胡椒、辣椒、桂圆、羊肉、狗肉、白酒,动血之物性质温热,有活血的功效。但是对于有出血症状的患者来说,是绝对禁止食用的,有崩漏带下、月经过多等病症的患者切记要忌麻辣、忌酒、忌羊肉;

7滞气之物:豆类、薯类、油腻食品、油糕、荞面、莜面、芡实、莲子、芋头、红薯,如果你本身就脾胃虚弱、腹胀、消化不良,就最好不要食用豆类、红薯等滞气之物,它们会加重你的症状。

上面提到的发物,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所吃的各类食物。那这些发物我们都要少吃或不吃了吗?当然不是!对健康人来说,所有的食物都不是发物。只要身体健康,适量食用,所有的发物均可放心食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痢疾中医和痢疾中医分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