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疾病共存才是健康的句子

发布时间:2024-10-10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文章目录:

1、多病共存,小技巧助您有尊严地活2、健康课堂|老年朋友要学会与病共存3、学会与疾病和谐共存

多病共存,小技巧助您有尊严地活

许多老年人,为事业、为儿女操劳了半生,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没想到百病缠身。有数据统计,老年人平均有5种疾病,有的老年人甚至超过了10种。很多老年人,每天都在大把地吃药,但各种问题仍然是摁倒了葫芦浮起了瓢。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一体多病,应该怎么办呢?多位专家对此出谋划策,咱们一起看看吧。

1溯源

糖尿病、高血压或是多病缠身祸首

很多老年人身体同时合并有多种慢性病,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其实,这些慢性病最常见的两个初发疾病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只要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就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以中风和冠心病最为常见。其中,高血压一般是5—10年便出现并发症,糖尿病如不控制,10年左右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这些慢性病共同的致病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情绪,缺乏运动,吸烟,导致肥胖、血脂高、尿酸高等。所以,改变生活方式(饮食调整和戒烟)、保持心理平衡和坚持运动非常重要。饮食调整和戒烟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做到心理平衡和运动就不容易。心理方面,只要有负面情绪,如怨、恨、恼、怒、烦等,就容易导致经气不和,从而引起气滞血瘀,导致机体患各种慢性病。所以要去掉各种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来解读身边的人、事和病,就不会被人、事或病弄得不开心。健康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传统文化能“对内化己,对外化他”,对老年朋友而言,很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实现“文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此外,动静适宜也很重要。有位73岁的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走路乏力,上三楼都费劲,按照我制定的运动方案,现在运动能力完全恢复,她说现在走个5—10公里没点问题。所以,“动养结合”的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2就诊

三类老年人建议看老年科

近日,79岁的张奶奶感冒后咳嗽严重,被社区医院诊断为肺部感染,家人果断将她转到附近三甲医院的老年科。护理人员在为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时发现,除了肺部感染,张奶奶还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全身骨头痛、夜间睡眠不足等症状;且既往有跌倒、骨折病史,属跌倒高危人群,需进行全方位的治疗。根据老年人存在多重用药、伴有多种问题(如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等)的特点,老年科医生利用综合评估、专家会诊、多学科合作的方式,为张奶奶制定并实施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出院时,张奶奶的肺部感染痊愈,骨痛得到控制,夜间睡眠、白天的精神明显改善。

“一体多病”的患者,其实很适合挂老年科的号,综合解决问题。老年科的诊疗范围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能兼顾多个专科疾病的治疗,“一站式”解决多种问题。其优势在于将人作为整体考虑,会从老年人的功能、生活质量、预期寿命考虑,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老年朋友在准备就医看病时,要做好功课。如果您有三种以上的疾病,吃着很多药,一定要看老年科。还有一些老年人,他身体哪儿都疼,到了医院不知道挂哪个科,建议挂老年科,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给他找到主要矛盾,告诉他主要从哪里下手。还有一些老年人,想要变得更健康,想听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能养老养得更舒服,少得病、不得病,或者得轻病,不让自己致残、致死、变痴呆,这时候也应该看老年科。老年科医生会给出一些指导,让老年人的功能维护得好一些、衰老得慢一点。

3用药

定期核查,分清轻重缓急

一对80岁高龄的夫妇来门诊找我预约胃肠超声检查,两位老人都是我多年的老患者。这对老患者除了治胃病,还常常找我咨询,看看他们做的检查或服用的药物是否合适,尤其当医生处方了多种药物时,他们会问一下我这些药物与他们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有冲突,是否需要调整。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处于衰退阶段,他们比年轻人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有研究认为,同时服用大于或等于5种药物就属于多重用药。病情不稳定时,药物种类可适当放宽,但病情稳定后,要尽量遵守“用药不超过5种”的原则。建议如果自己或家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吃着几种药,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请有经验的医生帮助判断到底自己有多少种病,分清轻重缓急。首先,发生重症和急症时必须用药,但对于一些老年退行性疾病,只要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且药物又无法治愈的,可考虑暂不服药,采用其它理疗方法缓解症状。其次,对于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最好选择用药简单、剂量偏小的药物,一天只用一次,一次只用一粒的缓释、长效制剂。

2.把正在吃的药物列清楚,吃药超过五六种的,定期到老年综合门诊,让医生把把关,把不必服用的去掉。这叫用药核查。即使没有特殊情况,也应该每年“清点”两三次,做到“少而精”。

3.在心里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吃的药尽量不要超过五种,以此为限度。如果因为某种新情况去专科门诊,医生给加了新药,最好多一句嘴,问问是否能把原有的药减去一种,保持种类不增加。我常嘱咐患者平时准备一个日常服药清单,不管是看门诊还是急诊,都把清单给医生看一下。

4共存

带病延年,掌握三要点

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仅68.7岁,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居民平均有8年的带病生存时间。“带病生存”是新常态,有所区别的是每个人患的病不同,病痛对每个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学会与多种疾病智慧“相处”很重要。

1.克服悲观情绪。生命的延长本身就是一种福气,即便是带病生存,那也是岁月送给生命的“礼物”。克服悲观情绪,一方面可以请教医生,合理用药,尽可能地控制住病情,病情平稳是调整心情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正视和接受自身的健康状态,正确的态度是:面对客观不回避,接受现实不烦恼。

2.优化生活方式。并不是要求老年人盲目地改掉所有的生活习惯。拿“管住嘴”来说,有的糖友一查出糖尿病就不敢吃了,啥都限制,最后是饿死的;有的医生说少糖,于是患者把爱吃的巧克力、月饼、芝麻绿豆糕都戒了,生活没了乐趣,也没了童年的味道。其实只要控制好量,没有绝对禁止的食物,进食总量的控制才是主要的,饮食还是要求多样化。这就是带病生存的智慧。

3.精准管理自身健康。老年人应学会利用健康自测点或家中设备,定期、持续监测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并做好记录。提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进行一两次体检。无病最好,有病要及早发现和治疗。

健康课堂|老年朋友要学会与病共存

老年医学的目标,不是治愈疾病,而是维护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老年朋友学会与病共存。建议高龄、多病共存、功能下降者去老年医学科就诊,通过评估,找出可逆的因素并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

防呛咳

智慧选择食物

很多老年人饮水呛咳,与肌肉功能下降有关,脑卒中等疾病也会造成吞咽困难。如不明原因低烧或出现意识混乱等,可能是误吸引起了肺部感染,需及时就医。预防肌少症,维护咽部肌肉功能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吞咽功能下降后,应尽早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日常可使用增稠剂(如将水调为米汤质感),不选食物质构不均的饮食(碗中既有液体又有固体,如醪糟汤圆)、带渣食物(如绿豆糕)、研末的药品等。

防跌倒

对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

若老人有步距变宽、走路摇晃、侧偏等步态异常,不能“串联”站立(一脚尖顶着另一脚跟)、轻碰容易后仰等平衡异常,或1年内发生过跌倒,均需尽早就医。约70%的跌倒有环境因素的参与。建议对老年人的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如准备起夜灯、安装扶手、不使用小块地毯、去除地面零散电线、椅子不宜太低等。此外,老年人换新环境1周内发生跌倒风险高,如住院、旅游等,要多留意环境情况。家中养宠物、服降压药的老人站起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视力差、服安眠药等情况易发生跌倒。建议做老年综合评估,定期调整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去掉不必要或可能带来跌倒的药品。

防便秘

大便不干就不必紧张

老年人渴感减退,在炎热、干燥等环境下饮水不足,会导致大便干硬。老年人应避免滥用泻剂。正常人结肠中约有1.5kg粪便,成分是细菌和不消化的膳食纤维。服用刺激性泻药会破坏肠道细菌屏障,使大便变稀,并有排不尽的感觉。停用泻剂2—3天后可造成不排便,有些老年人担心,又开始服用泻剂,形成恶性循环。提醒大家:不必两天不排便就着急,大便不干即可。老年人排便费力、费时,可调整排便方式,如座便时垫个脚凳。

防痴呆

多交朋友、多逛超市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的发病率为4%—6%,90岁老人的痴呆发病率近50%。建议老年女性至少有6位朋友。高龄、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独居是痴呆的风险因素,要多交友沟通、多走路、多做益智活动。逛超市就是不错的选择,大脑可受到多感官刺激。血管性痴呆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关,需做好慢病管理。约75%的老年人听力减退,往往听不清高频声音,建议交流时说话者压低声音,字节清晰,让老人看到口型。建议老年人去耳鼻喉科验配双侧助听器。

防衰退

病情平稳后及早出院

由于住院检查多限制饮食,换新环境后睡眠差,输液管、导尿管等管路限制下床活动等,老年人长期住院会带来功能下降、肌肉减少,甚至跌倒等。在因急性病住院的老年患者中,约半数出院时功能无法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建议老年人病情平稳后及早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对患有严重疾患、预期生存期有限、高龄、衰弱或失能的患者,符合患者心愿的医疗才是好的医疗。老年朋友可以了解预立医疗自主计划,在医生详细告知病情、诊疗方案、获益和风险等后,医患共同决策。家属常表示不告诉老年人病情,担心老人无法接受。实际上,老人不难从一些细节发现异常,反而因不确定病情而处于忐忑中,无法与家人交流而感到孤独无援。要相信,老人比想象中更坚强,只有得知实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据长寿健康之家

学会与疾病和谐共存

大部分患者在确诊疾病后都会问一句,如何治愈?在他们看来,疾病只有两个非此即彼的结局,要么好、要么坏。

但其实,很多疾病会伴随人的一生,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比如过敏、哮喘以及癫痫、运动神经元病、肌营养不良等神经系统疾病。

所以,医生经常会告诉患者:“你需要跟疾病共存,而不是总想着去战胜它。”尤其是很多慢性病和遗传病,现在的医疗技术无法治愈,患者需要学会与疾病长期共存。

以恶性肿瘤为例,治疗目的应以减轻痛苦、改善全身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如果不分情形硬要选择根治性的治疗方案,往往带来较大的创伤和并发症,结果反而得不偿失,有时肿瘤根治了,人也垮了。因此,肿瘤治疗有一项重要的准则,叫带瘤生存,通过选择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法,如温和的口服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精确定位的局部短程放疗、热疗等,将肿瘤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使它不影响身体正常机能的发挥和运行。

还有相当多的疾病是不能消除病因的,比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类风湿……现在的医学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医生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尽可能控制疾病的进展,使疾病无害化。血压降到正常值,意味着您几十年以后死于脑出血的可能性要降低;眼压降低到目标值,意味着您丢失视野的速度能够减慢,甚至停止。

知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曾提出:西医容易对生物技术产生崇拜,“手里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但在未来医疗发展中,医生应当带领患者学会和疾病为伴,而不是与疾病为敌。

外科医生或许都知道如何开始手术,但一个成熟的医生更应知道什么时候叫停。医疗一定要懂得适度,而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以专科为主导的医疗体系总在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却不知道用适度的技术来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

我们更需要告诉公众的是:“治疗”并非一个简单、笼统的概念。治疗目标是分层的,有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有的治疗只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使你舒服一点”。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不仅仅是疾病本身。当“人”重新回到医学的中心位置时,衡量患者的获益成为诊疗决策的核心。如果治愈疾病对患者来说收益大于受损,那么医生就争取治愈疾病;如果治愈疾病的收益小于受损,或疾病不能治愈,那么诊疗的目的就是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只要能活得长久、活得高质量,身上带不带病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来说,只要把血糖或血压控制好,就能长期维持和健康人近似的身体机能,有病与无病,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事实上,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常见的慢性病,如Ⅱ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都是无法治愈的。相比徒劳的治愈疾病的努力,与疾病和谐共存才是明智的做法。

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在当市长前是一个著名医生,他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到位:“医生只是生命花园的园丁,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园丁能改变这种规律吗?不能,园丁只能让花在春夏秋冬开得更好看一点。医生有办法改变生老病死吗?没有,医生只是让人在生老病死之间活得更好一点。”

生老病死,本属自然规律。与疾病共存,才是遵守规律、回归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