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别等到身体出问题才后悔我为什么开始相信养生?2、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养这三处3、睡前黄金2小时,多做6件事,养生效果或翻倍
别等到身体出问题才后悔我为什么开始相信养生?
当我们年轻时,总觉得健康是理所当然的,仿佛精力和体力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年轻的身体似乎能应对任何疲劳、熬夜和压力,甚至连感冒都能轻松扛过去。然而,等到了50岁之后,身体渐渐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才意识到:养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我们与健康长久相伴的关键。
在此之前,我一直对“养生”这个词嗤之以鼻,觉得不过是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而制造的噱头。直到有一天,身体敲响了警钟,我才幡然醒悟。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从不相信养生,转而逐渐理解并信仰它的过程。希望这段经历能够给那些还在犹豫是否该注重健康的朋友一些启发。
1. 身体的警钟:第一次感到“健康不再牢靠”
记得在我50岁之前,我的生活方式几乎是“标准”的现代都市人节奏:工作应酬,熬夜加班,平时吃喝无忌,运动更是几乎没有。每天早晨靠一杯浓咖啡提神,晚上熬夜到十一二点,虽然身体偶尔会感到疲惫,但休息一天就恢复如常。
然而,50岁这个坎,似乎是我身体的转折点。起初,只是觉得腰背有些酸痛、膝盖偶尔发软,之后慢慢发展到每晚都无法安然入睡,整晚辗转反侧。白天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精神状态也愈发不振。就连朋友见了我,也会开玩笑说:“你怎么突然老了这么多?”这些身体信号让我开始意识到,健康真的不是年轻时那样“坚不可摧”了。
到了那时,我才终于明白,身体的这些“小毛病”,并不是简单的疲劳可以修复的,它们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积累,是健康透支后的反噬。而此时再去调整,似乎已经为时晚矣。正是在这种压力和身体的双重打击下,我开始重新审视“养生”这个曾经被我忽视的概念。
2. 开始尝试:从调整作息到简单的饮食调理
我第一次接触养生,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强烈的健康意识,而是因为一次在医院的体检报告上,我的血压、血糖、胆固醇等指标全都飘红。医生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样下去,很快就会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了。”
这句话让我如梦初醒,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开始的变化很简单,我开始规律作息,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减少不必要的熬夜。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注重饮食,不再暴饮暴食,选择清淡、健康的食物代替过去的油腻大餐。
刚开始的几周并不容易,习惯了多年的生活节奏突然转变,身体和心理都有些不适应。但令我惊讶的是,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晚上睡得更踏实了,白天也不再感到那么疲惫,甚至精神状态也逐渐恢复。我开始意识到,原来生活方式的调整,真的可以给身体带来如此显著的变化。
3. 发现养生的真正力量:身心的双重调理
在开始调整作息和饮食后,我逐渐深入了解养生的更多层面。养生不仅仅是吃得好、睡得早,它还包含着身体、心理的双重调理。通过这些年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发现养生的真正力量,并从中获益匪浅。
首先是身体的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逐渐变得“脆弱”,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可能随时找上门。养生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预防为主,通过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的调节,让身体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我通过规律的运动,如太极拳和散步,逐渐恢复了身体的活力。原本腰背的酸痛感逐渐消失,关节的灵活度也得到了改善。
其次是心理的调理。50岁之后,生活的压力不仅来自身体健康的下降,还来自家庭、事业等多方面的挑战。养生教会了我如何通过心态调整,保持情绪的平和。冥想和呼吸调节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花上15分钟时间静心沉思,帮助我应对生活中的焦虑与压力。
在这些养生实践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内心的平和与放松同样让我受益良多。我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为琐事焦虑,学会了顺其自然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种身心的双重调理,才是养生真正的精髓所在。
4. 养生并非迷信,而是科学的健康管理
许多人对于养生持怀疑态度,认为它是一种过度依赖保健品、没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但真正实践过后,我才意识到,养生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全面的健康管理方式。
养生强调的是未病先防,它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长期的自我调节,保持身体与心理的平衡。养生的核心理念在于循序渐进,它不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小改变,最终带来巨大的健康收益。
例如,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有效性。而这些正是养生理念的核心内容。养生并不排斥现代医学,而是与其相辅相成,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5. 别等到身体出问题才后悔:提前预防才是关键
经历了这些年身体的起伏,我终于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健康是一生的事业,养生就是提前为未来的健康做好准备。等到身体出问题了再去调整,往往为时已晚,身体的修复能力远不如年轻时那样强大。所以,别等到身体出现警告信号时才后悔,预防才是保持健康的最佳方式。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因为在年轻时忽视了养生,导致50岁之后各种慢性病找上门,后悔不已。他们感慨:“早知道年轻时该注意点生活方式,现在就不用这么麻烦了。”而我认为,养生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少走弯路,在身体尚未出问题时就开始保护它。
6. 养生让我重新掌控生活:从被动到主动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一直是“被动”地应对身体的变化,总是等到问题出现后才去寻找解决办法。直到开始信仰养生,我才意识到,健康其实是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和调节来掌控的。养生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健康应对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健康管理者。
我现在不仅注重日常的饮食和运动,还学会了倾听身体的信号。每当感觉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不适时,我会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而不是等问题扩大化后再去寻找医生。通过这种主动的健康管理,我的身体状态保持得相对稳定,心态也更加积极。
7. 亲身感悟: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时的调节
对我来说,养生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救急措施”,而是一种融入生活的长期习惯。它就像是每天刷牙一样,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养生不仅让我的身体更加健康,还让我学会了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
养生不是单一的保健产品或特定的疗法,它是一种对身体、心灵全面的呵护。正因为如此,养生对每个人的意义可能不同,但它带来的改变却是深远而持久的。
鼓励互动:你信仰养生吗?
写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信仰养生吗?在你的人生中,养生是否已经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到了50岁之后开始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与看法,一起探讨如何通过养生更好地呵护我们的健康!
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养这三处
什么是养生?
网上有个回答说得很好:
“最讲究美的养生,是养眼;最增长智慧的养生,是养脑;最能滋养灵魂的养生,是养心。”
所谓养生,往往不是在生活中堆砌保健品等外来之物,而是适时地给人生做减法,关照内在,找到问题的本质。
真正会养生的人,只在乎这三处:养眼、养脑、养心。
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能让美好反哺我们的灵魂。
生活中,许多人常常陷入了寻求美的误区,人云亦云地去所谓“网红”地标打卡、照相,误以为这就能实现“养眼”的初衷。
最后,除了留下千篇一律的影像,别无所得。
真正能养眼的美,常常就在身边不经意之处。
不论是莳花弄草,亲近自然,还是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与事,都是最好的养眼之法。
四川有个著名的“鲜花山谷”,主人是一对夫妻。
丈夫周小林与妻子殷洁当年的相识很有些电视剧桥段的意味。
四十年前两人跨越四川到北京的距离走到一起,更是成为一段佳话。
夫妻俩婚后走遍名山大川,看遍美景,最终选择回到四川成都定居。
而周小林给妻子送上的大礼,就是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鲜花山谷,这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蜀葵花海。
周小林曾说过,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妻子推窗就能看到鲜花,移步庭院就能置身花海。
这对因“养眼”而结缘的夫妇,也把追求自然之美变成了终身事业。
以美养眼,不是一时起意,而是一种习惯。
闲暇时多看一看春华秋实,夏叶冬雪;
烦闷时多赏一赏大千世界,人情美好。
万物皆有灵,未经雕琢的美就像一汪清泉,浸润心灵,提升眼界。
当我们真正具备发现美的能力,养眼这件小事也就习惯成自然。
有人说,最好的自律就是没事早点睡,有空多读书。
一个人物质生活不一定优渥,但精神世界一定要富足。
在富养自我的方式里,阅读大概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
一本书,不仅能让为繁杂俗事辛苦了一整天的大脑,拥有片刻休憩,更能让灵魂有了栖息之处。
前阵子,和朋友闲聊,她感叹自己终于体会到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天壤之别。
原来,她在工作中临时遇上一个接待大客户的机会,上司准备在她和另一位同事中选一个人负责解说。
解说的内容除了专业工作,还特别包含了本地历史人文与风土人情。
这可是展现个人能力的绝佳机会,朋友自然是积极争取。
在她看来,自己平时是业务骨干,口才又好,是不二之选。
但上司最后的选择,却是那位众人眼中的“书呆子”同事。
原因很简单,那位同事平时很喜欢看书,对各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显然比临时抱佛脚的朋友更有优势。
朋友叹着气说,自己总以为把工作本身做好就行,却没想到,博览群书真的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阅读的力量。
不喜欢读书的人,看到夕阳西下也许只能词穷地说一句“真美啊”,饱读诗书的人,却可以联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辽阔。
有人问:我读过很多书,现在都忘了,那阅读的意义在哪里呢?
最多人赞同的回答是这样的:
你吃过许多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它们长成了你的骨与肉,阅读对你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最质朴的道理,无需绞尽脑汁去思索,往往藏在你读过的每一本书之中。
作家毛姆曾打过一个比方:“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阅读之于生活中的琐碎与苦难,是良药,也是饴糖,总能给迷茫中的人带来些许光明。
蒋勋说,心灵上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有时,“多”未必是幸福,简单一点,平和一点,你才会发现,万事万物都可以如此美好。
养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简”字。
它不是物质的简陋,也不是内涵的贫乏,而是选择删繁就简、返璞归真。
白岩松上过一堂关于“趣味”的课。
课上,他首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异常简单的要求:三十分钟内,不准说话。
然后,他开始泡功夫茶。
一开始,学生们面面相觑,却又无法出声,颇有些坐立难安。
渐渐地,功夫茶行云流水的动作之间,茶香蔓延,整个教室似乎也安静了下来。
墙上时钟走针的细微声音,窗口鸟雀的婉转啾鸣,远处车水马龙的汽笛喧嚣,这些平日被忽略的声音仿佛一瞬间涌入耳朵。
三十分钟过去了,依然没有人说话,大家这才领悟了一开始那个要求的深意。
此时,白岩松缓缓对学生说:“可能你们已经体会到了'静'的滋味。我相信,无论是谁,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要面对数不清的难题,时日已久,甚至分不清,哪些是源于欲望,哪些是源于人性。
高质量的人生,绝不是走向世故和复杂,而是回归最初简单的模样。
《送你一匹马》中,三毛写过一段话: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
我当心地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
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人的一生,越简单,越丰盈。
纪录片《书店与菜市场》里,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会让你变得充实?”
片中给出的答案是:思想高地和人间烟火。
其实,这个问答与养眼、养脑、养心的选择不谋而合。
所谓养生,就是去寻找一种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我们需要的,不就是一点烟火气的美,一些阅读的高度,和一份不把事情想复杂的简单心境吗?
愿每个人都能读懂养生的真谛,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睡前黄金2小时,多做6件事,养生效果或翻倍
每晚睡前,你都在干什么?读书、运动,还是手机不离手?睡眠是人类基本生命活动之一,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机体恢复精力和体力,是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每天的21~23点正是人体的黄金养生期。睡前两小时一般指的是21~23点,古时称为“人定”,按照十二时辰来讲为“亥时”。中医讲“亥时三焦通百脉”,若在此时睡眠或准备休息,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高质量的睡眠是最好的“营养品”。日前,济南市疾控中心为广大公众梳理了睡前禁做及宜做十大注意事项。
少玩手机
睡前玩手机不仅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且电子产品的屏幕蓝光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到睡眠质量,当代年轻人还易因睡前玩手机导致熬夜,第二天疲劳感增加,影响身体健康,因此睡前手机应放在自己视野范围外的位置。
不建议吃宵夜
睡前吃宵夜不仅会减缓睡意,而且在睡前两小时内进餐会干扰心血管系统的正常代谢活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睡前进食还会增加超重肥胖以及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不要剧烈运动
睡前剧烈运动会增加兴奋感,增强交感神经活性,还可能导致昼夜节律的“相位延迟”,导致人们熬夜后无法入眠或睡眠时间缩短。
不宜喝太多水
睡前喝太多水往往就得半夜起床去找厕所,这对睡眠自然会产生干扰,并且还容易造成浮肿。
宜泡脚
睡前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足部肌张力,放松身心,促进睡眠。水温以40℃左右为宜,时间以20分钟为佳。
宜按摩
按摩头部穴位,从头顶向后、用双手手指梳到头皮发热,约5分钟为宜。可刺激穴位,疏通头部血流,提高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还可改善偏头疼。
按摩足心涌泉穴处,可调节肾经、补益肾气,起到缓解肢体疲劳、强腰固肾、抗衰防老的作用。
捶背,双手握拳,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轻击。科学刺激背部两条经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相当于保养五脏六腑,不仅能促进睡眠,更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宜饮适量温水
中医认为,水能滋阴,而热水可以温暖五脏六腑,起到温阳的作用。通过水的热力,可以令血管舒张、毛孔打开,促进停留在体表的寒气散开,促进身体排汗,加速新陈代谢和排出毒素。此外,喝热水可以缓解胃部疼痛、振奋精神、促进排便。因此,不妨在睡前喝杯温水,水温不烫嘴即可,但量不宜多,以免因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宜做微运动
睡前两小时不适合做剧烈运动,但是做一些简单的微运动如拉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
宜静心
当代年轻人失眠还有一个原因是想得太多,因此睡前可以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来整理一天的思绪并计划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断舍离坏情绪。这样在闭眼后就能减少因乱想而失眠的可能了。
宜阅读
把玩手机替换成看纸质书,不仅会起到助眠作用并且长久坚持也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但是睡前不宜阅读难解、厚重的书籍,可以阅读一些轻松的散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