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主要是可以补气利水,托毒生肌,升举阳气。所以临床上可以治疗伤口久治不会愈合。还可以治疗,抵抗力差,免疫力不好引起的经常感冒。还有气虚引起的身上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除此之外,由于黄芪可以补气,所以对中气不足引起的内脏脱垂也有治疗作用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主要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对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气虚浮肿、小便不利,对这些症状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在用药期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症状合理应用。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止血、安胎、降血压等功效。
其药理作用:
一、抗氧化
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黄芩苷能清除羟自由基、烷自由基,抑制由此引起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卵磷脂质体代谢,对抗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二、抗致癌作用
黄芩素可抑制黄曲霉毒素B1和亚硝胍对沙门氏菌的致突变作用,可降低黄曲霉毒素致染色体畸变的频率,还可增强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介质的抑癌作用。
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黄芩苷在低于细胞毒浓度时可抑制T细胞和艾滋病病毒,在HIV-1被细胞吸附之初,可阻止其复制。业已证明,黄芩苷的主要作用环节在于干扰HIV-1攻击靶细胞,因此有望开发成为新的抗艾滋病药物。黄芩苷对皮肤和指甲的致病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四、对血管的作用
低浓度黄芩素对离体的肠系膜动脉呈现收缩作用,高浓度时则呈现松弛血管平滑肌作用。
利水渗湿药黄芩的常用配伍
【常用配伍】
1.无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
2.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
3.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4.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5.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
6.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临床应用】
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止血等功效。
黄芩中主要含有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去甲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芩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芩中的总黄酮、黄芩苷成分能够中和内毒素,进而起到抗内毒素的作用,除此之外,黄芩还具有解热、抗炎、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黄芩可用于湿温、暑湿所致的湿热痞满、胸闷呕恶、黄疸、泻痢、高热烦渴、肺热咳嗽、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
黄芩味苦寒之品,容易损伤脾胃,故脾胃虚寒人群不宜使药本品。在用药期间还应合理饮食,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芩是我临床上不可一日或缺的药材,黄芩在我药方中出现的频率可能达到70%-80%,正是有了这么高的使用量,才使得我对黄芩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也有了深厚的感情。
黄芩是常用的一味清热解毒药物,但是味道却不像黄连、黄柏、苦参这么苦,黄芩虽然位列三黄,但只是有些淡淡的苦味。黄芩像一个复杂却专一的人,《中药学》说它可以清除很多脏腑的热毒,对于上焦的热邪效果更好。
但是,对我而言,黄芩可以清全身之热,上至肺、心,中至脾胃,下至肝胆肠道,无所不到。因此黄芩针对的不是某个特定脏腑的热邪,而是针对全身,因热邪上炎而出现心情烦躁。这就是黄芩和黄连常一起使用的原因。往往都是黄芩的量超过黄连,黄芩治黄疸的效果要好于黄连,黄连治眼疾的效果好于黄芩。而清热除烦的功效,又以黄芩为佳。
我常用的小柴胡汤,就是黄芩和柴胡搭配,治疗心烦。小柴胡汤不用黄连清热除烦,就是因为黄芩清热除烦的功效要好于黄芩。此外,在《金匮要略》中,还有一首经方三物黄芩汤,就是用黄芩和地黄、苦参来治疗“四肢苦烦热”,病人苦于四肢烦热,这也是用到了黄芩,专门清热除烦,因此黄芩除烦的功效好于黄连。
如果说黄芩有什么其他功效,套用西医的一句话——“消炎”。身体上的炎症反应,都可以使用黄芩消炎。这部分炎症就是中医说的“热毒”。然而很多炎症并不都是热毒引起的,因此单独使用清热解毒药物不一定完全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时需要组合搭配,补虚泻实,这也就是有黄连解毒汤,也有半夏泻心汤,又有小柴胡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