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大论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文章目录:

1、第六课:《黄帝内经》的保健核心——四时养生2、生病有何禁忌?《黄帝内经》这11条背下来就可以了3、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养生教你看四季

第六课:《黄帝内经》的保健核心——四时养生

大家还记得吗?第二课《黄帝内经》“整体养生观”的时候,我曾经介绍“天人合一”时提到过一个词“四时养生”,说明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就具体聊聊这个话题。

四时养生,可以说是《黄帝内经》的保健核心,书里说“四时阴阳,万物根本”“智者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就是四季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存的根本,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要顺应着来,采用适合的养生方法,达到健康和长寿的目的。这里还隐藏了“生、长、收、藏”的生命发展根本规律,对应四季可以归纳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第二课提到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说是四时养生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原则了,不过之前没细说,这堂课咱们就对应四季,分别聊聊每个季节都如何养生吧!

先从“春生”说起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气养生之道,逆之伤肝。“春天万物萌发,正是生命元气旺盛的时候,春天养生,要顺着这股初生之气,晚睡早起,多出去走走,让自己尽量放松,晒晒太阳补充阳气,如果逆着规律来就会伤肝。所以春天也是肝病高发季节,家人们记住一句口诀:“春生”养生,养肝补阳。

做到不难,一是规律作息,多运动。大家都知道,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养肝好时候,而运动有助气血通畅,也能护肝;二是饮食调理,管住嘴。养肝补阳,可以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和水果,那些爱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的家人们,学完这课可要节制了,毕竟为解馋而伤肝,可不划算!

夏天到了,“夏长”养生刚好用得上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勿怒,使气得泄,夏气养长之道,逆之伤心。“夏天万物繁茂生长,阳气比春天更旺,夏天养生也要晚睡早起,保持平和心态,别总生气,多运动出出汗,让体内的阳气通畅地运转,要不然对心脏不好。

《黄帝内经》说“心主夏,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欲软,急食咸以软之”,所以夏天养生,可以适当吃点酸的和咸的,因为夏天容易出汗,心气不足,酸的比如乌梅可以补气,从中医角度咸的可以通过补肾调节心火。不过夏天爱吃着冰棍吹空调的家人们要注意了,凉气太过很伤阳气,我们夏要补阳,所以冷饮冷气虽好,但不要贪凉啊!

总结一句口诀:“夏长”养生,护心避凉。

到了秋天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天气急,地气明,早卧早起,秋气平,秋气养收之道,逆之伤肺。“秋季万物丰收,天气转凉,阳气开始弱了,这时候要早睡早起,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否则容易伤肺。所以肺不好的家人们,秋天要格外注意,肺气不足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引发哮喘等疾病呢。

而《黄帝内经》也给出了饮食建议“肺收敛,用酸补之辛泻之”。所以在饮食上,同样可以适当吃点酸味的滋阴,还可以多吃如百合、梨、大枣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少吃点辛辣助阳生火的东西。

除此之外,大家有没有发现,秋天很容易惆怅忧郁,俗话说“愁,离人心上秋”。但是,中医认为“悲忧伤肺”,因此秋天保持乐观和舒畅的情绪很重要,如何保持呢?比如可以通过踏秋活动,重阳节约几个朋友一起登高望远,神清气爽,烦恼一扫而空。

所以“秋收”养生,健肺舒心,是关键。

最后,说说“冬藏”养生要注意的几点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冬气养藏之道,逆之伤肾。“冬天万物蛰藏,就像动物一到冬天就冬眠,这时候天气冷,阳气弱,适合早睡晚起,要注意保暖,不要让阳气通过皮肤泄出去,要不容易伤肾。肯定有家人为了美,冬天穿得很薄吧?《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美丽“冻”人,伤身伤肾!

有家人问了,前三个季节都提倡早起,怎么冬天反而让我们犯懒晚起呢?主要是冬天夜里寒气重,早睡可以保护体内阳气不受损,而冬天天亮得晚,太阳升起后再起床,能避开夜里没散的寒气,同时也能以阳补阳。不仅如此,我们一到冬天就容易发胖,也是身体在储存阳气和能量的原因。

有家人说了,之前说“秋冬养阴”,但现在说的都是补阳,是不是矛盾了?并不是。中医有句话叫“孤阳不长,孤阴不生”,阴阳就像夫唱妇随的夫妻,阳生阴才长,反之亦然。而冬天阳气失去活力,变得“内敛”了,阴气也就藏起来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养阴补肾。

《黄帝内经》说“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就是说,冬天可以多吃苦的食物,比如猪肝、莴笋之类的,增强肾脏功能,同时也要注意热量补充,多吃羊肉、大豆等肉和豆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给肾脏充个“电”,做到“冬藏”养生,补肾滋阴。

总结下,四时养生记住口诀就好:

“春生”养生,养肝补阳,“夏长”养生,护心避凉;

“秋收”养生,健肺舒心,“冬藏”养生,补肾滋阴。

其实养生很简单,只要顺应季节变化,用适合的方式去调理身体,自然健康常伴,百病难侵。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下节我们就进入最后一节课“饮食之道”。家人们,下期见!

生病有何禁忌?《黄帝内经》这11条背下来就可以了

人是自然的人,因而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生病后,自身更为脆弱,因而外部因素影响变大。有些因素是正向的,比如治疗药物,会加快好转;有些因素是负面的,会让病症恶化。

中医很早之前就总结了一些经验,称之为禁忌,其中《黄帝内经》最为权威和全面。以下11种情况,整理如下,一看就清楚。

一、五味禁忌

气病禁辛: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血病禁咸: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骨病禁苦: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肉病禁甘: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筋病禁酸: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二、五脏禁忌

肝病禁风:病在肝,愈于夏,起于春,禁当风。

心病禁热:病在心,愈在长夏,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脾病禁湿:病在脾,愈在秋,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肺病禁寒:病在肺,愈在冬,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肾病禁热:病在肾,愈在春,起于冬,禁犯焠?热食温炙衣。

三、热病禁忌

热病禁肉: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以上气血骨肉筋、心肝脾肺肾,以及热病,一共11种情况,基本上涵盖了人体常见的病症,对应各种饮食及环境的禁忌事项,《黄帝内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可供中医学习研究以及日常养生参考。

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养生教你看四季

摘要:

养生和季节要怎么结合?答案来了!

自古以来,就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日刺骨,万物蛰伏,到了大自然闭藏之际。

中医上讲究「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如此」。

冬季养生在我国早已是由来已久的民俗之一,其实对于身体的保养,最重要的还是身体五脏重要器官的保养,《黄帝内经》有云: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即为四季五补之道。

因此,把养生和季节变化结合起来,才能更精准的达到滋补养生效果。

春主肝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属于肝的季节。

有的人一到了春季,就开始频繁的出现腿抽筋、腹泻、犯困等现象,其实这些都是属于“肝火旺盛脾虚”症状。另外那些容易咳喘、咳嗽不止的人,也是属于肝气犯肺的缘故,嘴苦、肩膀疼、偏头疼、乳房和两边肋部疼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等,这些都是经气排泄不利的表现。

手握肝脏liver in hand

这就说明,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会造成肝脏损伤,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

关于春季养生:

饮食和睡眠

春天是万物蓬勃向上的时候,饮食上,需少吃有收敛作用的酸味食物,这些不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辛味的食物也有发散的作用,可以多吃时令蔬菜,水果,最好以青色、绿色为主,不仅可以助于阳气提升,也可以辅助排出浊气。这就是中医上说的: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意指吃青色食物,利于养肝、护肝。

健康的肝脏,也需要睡眠质量来保证。睡眠可以助力人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高质量的睡眠状态,体内代谢循环也更有利于生理变化,具有祛病延年之效。

运动和心情

早起做运动,舒筋活络也是保护肝脏的有效方法。人们都是冬季运动量少。身体机能还处于迟钝状态,因此,春天做运动时,还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以舒缓运动最佳。

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肝气舒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舒缓放松,三两好友小聚,踏青,郊游,都可以在运动中放松心态。

养肝和排毒

春天,也是肝火旺季。肝脏在人体中主要疏泄藏血。

所以,春季养生应该顺应阳气,把养肝作为要务。

夏主心

春季过,立夏始。万物繁茂,酷暑雷雨交织,暑湿之气入侵,人体消耗也加大。人往往随着旧时作息规律而倍感疲倦。

立夏,万物由“生”向“长”过渡,正所谓有了夏的滋长,才有秋收和冬藏。

关于夏季,我们就需要养血补心,共补肾气,更加需要注意饮食,以调养生息。

关于夏季养生:

护心脉

要时刻预防心血管疾病。夏日炎炎,心阳也最为旺盛,高温酷暑,使人容易焦躁不安,这时候就需要做好心态调节,必要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发泄,但郁气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

调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尽量避免熬夜,中午选择适当休息,半小时左右。良好的睡眠,更有助于养护阳气。

记饮食

高温下人易出汗,造成体内水分严重流失,也会使消化系统功能降低。所以,夏季要多吃稀食,可以早晚喝粥,中午喝汤,这既能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又能补养身体。煮粥时也可以加一些荷叶、绿豆等具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

西瓜具有除烦止渴、清热解暑之用,黄瓜可清热解毒。因此,夏季可适量多食西瓜、黄瓜、苦瓜等。

不同的谷物-豆类, 扁豆, 大米的白色背景

多运动

夏天运动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运动量不宜过大;其次,运动项目不宜过于剧烈,也要避免大量出汗,否则都会损伤心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以选择养生操、太极拳、瑜伽等刚柔并济的运动,健心健体。

秋主肺

到了秋季,属于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肺主秋,肺气虚,人体承受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力下降,易多愁善感生悲伤。肺主养收,所以肺要以养为原则。处暑过后秋风起,人的气血也开始由外向内,所以秋冬季,人体外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的人就容易感冒生病,尤其是有慢性基础病的老年人,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更容易复发。

因此,秋天最重要的养生之道是养护好肺。只有在秋天及时打好保养基础,增强抗病能力,才能在冬季减少病毒感染和旧病复发。

关于秋季养生:

多喝水

秋天气候干燥,人体水分大量流失。所以要及时补足水分,来保障肺脏和呼吸系统的正常湿润度。

食补润肺

秋季肺脏易损伤,进补时要注意润补。补肺润燥,可以选择多用芝麻、水果、百合、核桃、糯米、燕窝、山药、白萝卜、甘蔗等柔软、水分充足的润肺食物,既能有效防止秋燥,也能在秋季保持皮肤光滑。

防秋寒

肺部连接喉鼻,秋季寒邪最容易经口鼻犯肺脏。肺气不能发散,津液郁结,容易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之下,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引发慢性鼻炎,因此,要“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防秋寒,就是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注意保暖。

冷水锻炼

秋季寒凉,就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做些有氧运动。如登山、远行、单车,跳舞等户外运动,但是运动一定不能过于剧烈。平时也可以冷水洗脸、洗脚、浴鼻等,适当的冷水锻炼有助于对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等的预防。

冬主肾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是自然界万物封藏的季节,而肾脏在五行属水,为阴藏,故在冬季正是养护肾脏最佳时期。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阴阳之根”。所以,要顺应自然界万物封藏的规律和人体内阳气潜藏的规律,育阴护阳,护好肾脏。

冬天养肾补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关于冬季养生:

记饮食

当下大多数人口味偏重,喜欢高盐咸食物,盐份人体摄入太多,肾脏就会加重负担,所以要少吃高盐咸类食物。辛辣刺激等发散之物,易耗损津液,秋冬滋阴,容易上火的食物也不宜多吃。肾水克心火,因此,可以选择多吃苦味食物,补养心脏。

需补肾

中医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肝肾虚损、精血不足。因此,枸杞是最有效的补肾佳品,对于中老年肾虚之人,最为适宜。

中药枸杞

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所以,肾虚患者也可尝试黑豆食物。

忌憋尿

当膀胱中贮存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刺激到神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因此,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到肾脏。正常如厕也是保养肾脏的方法之一。

写在最后:

养生要注重遵循生命之法则,顺应四时之变化。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身体自然就会达到相应的保养效果。

因此,一定要健康养生,科学养生,方能保障身体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