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24-10-01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文章目录:

1、养生等于养寿命中医提醒:坚持5大养生小妙招,很难不长寿2、「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常识」夏至养生3、中医养生有诀窍,记住六个字

养生等于养寿命中医提醒:坚持5大养生小妙招,很难不长寿

现在已经进入了三九阶段,此时是进补的黄金时间段,只要保养的好就能够让身体得到充足的能量,远离受到疾病的侵入,一旦错过就需要再等一年,在三九阶段如何来进补呢。

进入三九阶段如何来养生?

1、怕冷应该用姜

80%的老年人害怕冷,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的速度会减慢,从而引起气血不足,不妨喝姜茶或者使用姜水来泡脚。姜味辛辣,能够在身体里面产生大量的热气,从而排出内寒,每天坚持喝一杯姜茶水就能够去除寒气,预防感冒。冬季吃姜的时候尽量把皮去掉,千万不能在晚上吃姜。

2、多吃鸡能够补气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是比较虚弱的,若是光吃素食的话不能够满足身体的需求,所以应该适当的吃肉食,小编推荐大家选择肌肉,因为肌肉对人体带来的刺激性很小,尽量采取炖煮的方式,但是三高的人群如果喝鸡汤的话,应该把油脂过滤掉。

3、冬季吃板栗能够补肾

肾脏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健康的根本,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也会越来越虚弱,此时是补肾的最佳时间段,小编推荐大家多吃一些板栗,因为板栗性温,具有补肾益气以及养胃健脾的功效,几乎适合于所有的人,把板栗煮成粥、炖菜或者糖炒栗子都有一定的养生效果。

4、冬季做好保湿工作来防止干燥

冬季人们会通过空调或者暖气的方式来取暖,这样会蒸发室内的水分,容易让人们出现皮肤搔痒及干燥脱皮的情况,此时要做好保持工作都为身体补充水分。要选择保湿性比较好的护肤品,做好手部及脸部的保湿工作,不仅能够补充水分,同时也可以减轻皮肤干燥所引起的瘙痒和皮屑增多,另外多喝水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比如酸奶或者粥类等。

5、艾灸能够养血

中医认为艾灸具有阜阳的功效,尤其是在冬季三九天进行艾灸,不仅能够去除寒气,同时也能够调节五脏六腑,提高了免疫系统,主要是对足三里穴、关元穴以及中脘穴进行艾灸,艾灸的时候要和皮肤保持五厘米,每次灸15分钟即可。

温馨提示

通过以上的方法就能够为身体进补,平时应该多锻炼身体,千万不能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对于艾灸的人群来说尽量不要在饭后及空腹的时候艾灸,当出现眼花及头晕的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常识」夏至养生

今天是夏至,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日,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夏至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饮食养生:要多食酸味,以达到固表止汗的效果。消暑利尿、补充水分,可多吃绿豆。

起居养生:宜晚睡早起。“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消除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运动养生:可通过游泳等体育锻炼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同时要预防日光晒伤。

温馨提示

中医养生有诀窍,记住六个字

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

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

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

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注意日常的一些小的事情就能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记牢养生六字诀,其实养生很简单!

中医养生有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

“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的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

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让心安静下来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现代人喜欢生活得热热闹闹,每天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孤独和寂寞。其实,这种浮躁的生活对健康极为不利。

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修”:修身行善烦恼少

《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

其实就是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

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调”:多做深长呼吸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

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

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保健效果更好。

“补”:有补有泻最健康

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原则有三,一是先辨证,二是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结合。

滋补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食补。养生也不能一味地补,要补泻结合。

如夏天要利湿,可多吃冬瓜、丝瓜、西瓜、薏仁,火气重的可吃苦瓜、苦菜,吃绿豆排火毒。秋天燥气盛,便秘、口干的人多,应多吃润燥的梨、萝卜等食物。冬天寒气重,可多吃点姜、肉桂,以驱寒气。

“固”:固精、固气、固神

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

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五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多喝补血补气营养粥。

固神,就要调养七情,不“过喜、过怒、过思、过悲、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