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的诗句

发布时间:2024-09-19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文章目录:

1、尚含晓露清2、24句美食诗词,比美食还诱人,愿你在食物中,找到人生的快乐3、十三首古诗,写尽古人养生之道:生活之中那些坎坷,还算些什么?

尚含晓露清

萝卜,原本有个古雅的名字。诗经有“采葑采菲”,菲即是萝卜。

关于萝卜的前世今生,名医李时珍有明晰的注解“莱菔乃根名,上古谓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卜”。

消食除胀气的中药莱菔子,即是萝卜种子。

若按年代论及,萝卜当坐菜蔬界的头把交椅。不知何时,菲和菘,这两个菜蔬贵族,就化作萝卜白菜,一头扎入了俗世,隐于市井,活色生香着。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宋·苏轼

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

作为美食家的诗人苏东坡,没有他驾驭不了的食材。萝卜也被他视为佳肴。贬至他乡时,支了少只脚的饭鼎,煮白菜,煮萝卜,煮米,也吃出了清淡的自然之甘美。

离开贬谪之地,他还想着这道菜。幸有友人为他还原东坡羹,新采摘的萝卜还带着露水。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是清代书画家郑燮的一副对联。

郑板桥深谙养生之道精髓。既“难得糊涂”,又“吃亏是福”,一派通透豁达。

青菜萝卜保平安。远离膏粱厚味。寻常菜蔬,竹篱茅舍,也许是长寿清宁的根本。

郑板桥七十多岁辞世,在清代,这足以算作高寿。

秋冬的萝卜,菜场多得是。有经验的主妇,会等到霜降后去买。霜花覆过的萝卜,没有一个糠心的。水分大,脆且甜。

《园蔬十咏·萝卜》

宋·刘子翚

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

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

冰城早市的菜摊,主人夸自家的萝卜嘎嘎甜。家乡早市的菜摊,主人夸自家的萝卜比梨甜。

小时候,很少见到苹果和梨,是真把萝卜当水果吃的。

有次,亲戚给了外婆几个黄元帅苹果。外婆装小布袋子,放柜子里。隔了几日,果香味窜了出来,丝丝缕缕。屋子都是香的。

外婆取出一只,切一半给我。不舍得大口吃,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果皮淡黄莹润,果肉亦是淡黄。

那样的香甜滋味,感觉长大后吃到的水果,再也没有过。许是物以稀为贵,许是当年土地污染少,不使农药,瓜果菜蔬,都有原本醇香滋味的缘故吧。

水果是稀罕物,萝卜就取而代之了。外婆把萝卜,变出各种花样。剖开青萝卜红萝卜,加上调料水,丢腌缸里。一个冬季,下饭菜就不愁了。

有时,外婆把青萝卜红萝卜切条煮熟。待凉透,放点简单佐料,就是美味的一道菜。颜色也好看,莹白嫣红。外婆说多吃萝卜好,生克熟补。

外婆常把萝卜切丝凉拌。加入葱丝姜丝,配稀饭吃,味道极好。外婆厨房里切萝卜,我站在旁边,小手扒着案板,眼巴巴等着,外婆将萝卜中间最甜脆的部分,切几片给我。

过年,萝卜更是隆重登场,被委以重任,与猪肉馅为伍,做饺子。

那年月,日子都紧巴,然过年的喜庆和仪式感断是不能少的。虽饺子里肉馅少得可怜,出锅的水饺依旧是好吃得不得了。

有饺子吃,就是过了丰足快乐的一个年。

古今皆同。粗茶淡饭,嚼得菜根香。古人也喜食萝卜。

《周翁留饮酒》

宋·陈著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

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

诗人陈著与友人陋窗相对而坐,柴火正旺,炉火融融。家酿酒,柴火灶,野菜萝卜羹,个中滋味自是悠长。

寻常日子,家常菜蔬的萝卜,更有扬名立万的高光时刻。

相传,武则天当政时,洛阳城外的菜地里,结出一棵二十余斤的萝卜。菜农视为祥瑞,献于宫廷。御厨加以其他名贵配菜,经一番辛苦劳作,呈给武则天。

这道菜味道绝美。因菜品形似燕窝,女皇赐名“假燕菜”。自此,渐流传于民间,为洛阳水席的招牌菜。

传说不知是真是假。然牡丹燕菜的由来却是千真万确。1973年,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访问洛阳,宴会的洛阳燕菜上,有用蛋黄糕做的牡丹花,总理遂更名洛阳燕菜为牡丹燕菜。

李时珍也对萝卜青眼有加"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者。"

现代人的饮食已趋健康,远油腻,喜清淡。萝卜的做法多种多样。可炸萝卜丸子,可烙萝卜饼,可蒸萝卜包子,萝卜菜卷。

人们与千年前菜蔬的缘分,随着亘古岁月,流传至今。

尚含晓露清。若经过一畦菜园,看到风霜经惯,根叶舒展,带有清露的一棵棵萝卜,唤一声菲,唤一声莱菔,不知它会不会应允呢。

-作者-

童话。北方女子。

24句美食诗词,比美食还诱人,愿你在食物中,找到人生的快乐

广厦千间,夜寝不过六尺;腰缠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中国人是最会吃的民族,欢喜时,我们在食物中寻找幸福;悲伤时,我们在食物中寻找慰藉。

食物滋养了诗人,他们在蔬菜瓜果中,寻找本味,在肉鱼生鲜中,寻找浓醇,在食物中,创造诗意。

隐娘送你24句美食诗句,愿你在食物中,找到人生的快乐!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陆游《初冬绝句》

鲈鱼肥美,菰菜鲜脆,做成羹汤,味道鲜美。荞麦熟了,用油炸做饼吃,那叫一个香呀!

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陆游《饭罢戏示邻曲》

烧鹅做好了,抹上花椒后,才特别鲜美;做野鸡肉的羹时,要把豆豉放下去,才能透出香味;越州箭竹的嫩笋,比雪白的蘑菇还甘美脆嫩;蕨牙菜是十分珍贵和鲜嫩的东西,味道超过春天的佳蔬。

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杨万里《食蒸饼作》

要说什么食物最扛饿,那一定是饼、馒头这样的面食,实在饿的受不了了,一个热乎乎的蒸饼下肚,心满意足。要是饿的太过了,一口就能吃掉一个!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

苏轼和友人爬山野炊,在山上吃野菜,喝清茶,悟到人生的真谛: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

鲜鲫鱼切片搭配笋丝炖汤,碧水涧旁采摘的鲜嫩香芹做羹。只要有心,简单的野菜就能做成一锅好饭。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遇到了老朋友,主人家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他品尝。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

学着京城的法子做了胡饼,刚出炉的胡饼,面脆油香,垂涎欲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食荔枝》

苏轼被贬到岭南,爱上了岭南的荔枝。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醋酽橙黄分蟹壳,麝香荷叶剥鸡头。

——刘辰翁《望江南·秋日即景》

翻开螃蟹底盖,连着把蟹背也一同剥开,蟹背里金色的膏黄就展现在眼前,蘸上早已准备好的陈醋,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带来的是口腹的畅快淋漓。

古代人买鸡头,因为便宜。一大包才十文钱,因为没有袋子。所以鸡头用嫩荷叶包裹,再加上麝香,十分美味。

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严辰

这是清代进士吟咏火锅的诗句。

亲朋好友聚在一处,在炉边盘坐,开怀畅饮,闲聊打闹。小鼎中沸水滚滚,谁想吃啥就煮啥,熊熊烈火烧出的是人间美味,滚滚沸水可以煮尽人间佳肴。火锅嘛,不就吃一个开心自在、热热闹闹。

溪友留鱼不忍烹,直将蔬粝送余生;二升畲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

——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

好朋友给陆游留了条鱼,他却舍不得烹饪,天天粗茶淡饭用以饱腹,白米饭,小青菜,就能吃得有滋有味。秋天的美食就更值得一说了,在东篱边上捡些落菊也可食用。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杜甫《丽人行》

青黑色的蒸锅端出褐色驼峰,水晶圆盘送来鲜美的白鳞鱼。

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纤。人间脍炙无此味,天上酥陀恐尔甜。

——杨万里《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

杨万里生病了,不能吃肉,只能吃蔬菜。蔬菜汤煮得纤细翠滴,杨万里说,即使是鱼肉也没有这么好的味道呀!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 唐 · 李珣《渔歌子·楚山青》

在水上为家,蓬船作房屋,吃鱼羹,食稻米饭,这就我的日常生活。

蒸白鱼稻饭,溪童供笋菜。

——黄庭坚《拨棹子·退居》

蒸白鱼,吃稻米饭,溪童采得笋子做菜香。

我会调和美鳝。自然入口甘甜。不须酱醋与椒盐。一遍香如一遍。

——马钰《西江月·赴胡公斋》

每一个诗人都是美食家呀。马钰说,我最会做鳝鱼了,入口甘甜美味。不用酱醋和盐,香得不得了。

晚网得鱼似湖白,銮刀脍玉捣香齑。

——赵汝鐩《避暑溪上》

晚上捕到一条像湖一样白的鱼,操刀把鱼切成片,把姜蒜剁碎。作者虽然没有写到鱼做熟的样子,可是从鱼白似玉,姜蒜飘香,就可想见这道鱼多么味美了。

生酒鲟鱼会,边炉蚬子羹。

——陈宪章《南归寄乡书》

边炉:即火锅。诗中所说的鲟鱼脍蚬子羹,显然属海鲜,明代流行,今天更是领先火锅潮,成为主流。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陆游《薏苡》

陆游是个美食家,他自己做的薏米饭,软、白、滑、香,好想尝一口。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

——陆游《洞庭春色》

“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陆游在诗中称赞的这些菜肴,在当时确实都是名菜。

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

——陆游《饭罢戏作》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王箸惜。

——黄庭坚《过山寨诗》

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土索面的描述。

面条如丝细,牵丝如缕。用今日的眼光来看,这不过是一碗最简陋不过的油渣面,外加两个煮鸡蛋而已。

然而,在食物并不丰裕的年代,磐安人以待客,已经是最隆重的了。据说,那两颗鸡蛋还不能都吃掉,必须先用筷子夹出一颗,以示客气。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符曾《上元竹枝词》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起来就觉得十分美好。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苏轼《戏咏馓子赠邻妪》

邻居一个老奶奶的馓子做得好,苏轼特地写了一首诗来夸。巧手搓着面,色泽均匀,下油锅煎时,都变成嫩黄色,一看就十指大动。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其实,只要心中淡然,无所挂碍,即使是青菜时蔬,也能吃出美味。“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最大欢愉就是这清淡滋味呀!

隐娘愿你有清风徐来,有美食相伴。

十三首古诗,写尽古人养生之道:生活之中那些坎坷,还算些什么?

【1】

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2】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

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颠沛流离,备受艰辛,体衰神伤。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这在他的《江村》诗中得到印证: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

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4】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他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炼气功。他在《负冬日》诗中写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5】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6】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

羽虫见月争翻翻,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见露气人霜逢根。

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7】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共走过了85个春秋。他诗中蕴含的独特养生之道,可以使我们参悟到这位诗人的长寿秘诀,对现代人提高健康素养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陆游钟情食养,清淡为主。在诸多食疗方法中,陆游似乎对食粥有所偏好。他写道: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得神仙。

他认为丰盛的饮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粗茶淡饭为宜。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8】

明代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军师刘伯温作过一首养生自娱诗:

买条黄牛可耕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皆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刘伯温刚满60岁,即看透世事,归隐山林,给自己身心一派绿水青山,实现了返璞归真,怡养天年。去过那“能诗能酒总神仙”的无拘无束轻松愉快逍遥自在的日子。

【9】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诗的全文如下: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10】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写的《好了歌》颇耐人寻味: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家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11】

《蔡轩琐记》中的《人心难足歌》是这样写的: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教食足又思衣。

衣食若还多充足,洞房捻冷便思妻。

娶得妻来鸳被暖,奈何送老恐无儿。

有妻有子双双乐,终日思量屋舍低。

起得高楼并大厦,又无官职受人欺。

县丞主薄皆嫌小,欲去朝中挂紫衣。

人心似海何时满,奈何阎罗下帖追。

【12】

“闲扫萧斋静扫蝇,修行何必定如僧。”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偶成》诗中的诗句。他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不妨做点清扫书斋等事,既可活动筋骨,又可创造清洁的环境。袁枚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到了古稀之后,从事扫书斋等活动已力不从心了,又该做何消遣呢?他在《遣怀杂诗》中写道:

一笑老如此,做何消遣之?

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

并写道:

譬如将眠蚕,尚有未尽丝,

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

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遗嘱后人的精神,颇能给人以启迪。

【13】

清代东阁士阎敬铭写的《不气歌》更是使人猛悟: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命要去。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养生之道虽无一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古今许多名人的养生诗歌,对自己的长寿经验都有总结,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