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界APP

发布时间:2024-10-14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文章目录:

1、国家卫生健康委: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2、「国家队」医院大动作,精准诊疗有新进展3、多院区日均500多台手术,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如何保持90%?

国家卫生健康委: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当前卫生健康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当前多项重点工作的进展成效。雷海潮主任还回答了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之间有何联系等热点问题。

健康界注意到,雷海潮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态度诚恳、语气平和、情感真挚、有理有据,在发言中提到了七次「我跟大家报告一下」,对卫生健康发展的各种宏观数据表现出极其透彻周详的了解。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雷海潮着重提到加快区域均衡布局和医疗服务的同质化、以基层为重点、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以及深化医疗、医保和医药的「三医」协同改革和治理。

在着力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方面,据披露,9月11日,44所委管医院已经全面启动了今年的巡回医疗工作,首次实现了在年度巡回医疗当中,国家委属委管医院全覆盖。国家卫生健康委还要求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都要开展巡回医疗服务的有关工作。

雷海潮表示,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设置当中,国家卫生健康委最近几年面向省会以下城市进行倾斜。根据统计,现在临床重点专科新增建设项目中,40%设置在省会以外的城市。

雷海潮提到了国家将在国内的9个城市试点推进外资医院设置工作,并表示,通过试点使这9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更加良好,居民就医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更加多元化,服务的层次更加清晰明显。

以基层为重点,是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

从2023年年底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共同发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雷海潮表示,到2024年8月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量已经发展到2171个,「推进速度符合我们的预期,所以这项工作有望提早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工作计划,到2025年年底,90%以上的县要建立县域医共体,而且紧密型的程度要有新的提升,也就是上下之间机构的协同度更加良好、信息更加融通、人员交流更加频繁,使得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和改善。

在如何提升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方面,雷海潮重点从「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公立医院薪酬体系」等四个方面作阐述。

在提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时,雷海潮表示,薪酬制度改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两个允许」的政策要落地,第二句话是「做好三个结构调整」。

「两个允许」是指有关部门在核定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时,要把总量核准,要动态调整,使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鼓励优劳优得、多劳多得。

「三个结构调整」,第一个结构调整,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

第二个结构调整,坚持公益性的要求,逐步缩小医疗机构内部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薪酬待遇差距,使儿科、病理、精神卫生、麻醉、全科、产科等相对比较短板弱势的专业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得到改善。

最后一个结构调整,要按照公益性的要求,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例,适当调控灵活收入奖金部分的比例,使之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定位,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多钻研技术,多提供良好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把个人收入与创收能力相挂钩。

健康界注意到,「两个允许」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明确了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步。2017年四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两个允许」的概念: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此外,在介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情况时,雷海潮提及,2023年年底,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超过20%,在全球已经跃居到新药研发的第二位。雷海潮表示,这些年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设备和生命监测、抢救设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从跟跑走向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达到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

哪六方面的卫生健康发展成就

值得关注?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首先介绍卫生健康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有关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和积极进展。

首先是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上护佑百姓健康。

我们实施了健康中国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了一系列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老百姓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非常迫切、多元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高频次地发布健康知识,传播健康信息,促进居民和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这方面,我们和群众进行了良性互动。

今年以来,我们实施了24节气,即「时令节气与健康」专题发布活动,人民群众都非常关注。同时,这样的传播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我们结合时令节气的变化,向老百姓讲明应该因时因地注意哪些生活方面的健康常识,受到群众的欢迎。

同时,我们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这里我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们现在已经创建的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区已经达到1052个,国家卫生乡镇达到了2637个,国家实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项目从2009年最初的人均15元提升到2024年的人均达到94元,公共财政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同时,通过我们的监测,人群的健康素养也在逐步提高,一些重大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也得到进一步控制。

第二是我们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为居民提供就近就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以基层为重点,是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把老百姓的身边事当作头等要推动落实的重要工作。

在这里我也跟大家报告一下,这些年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现在已经建立了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这些国家医学中心不是建在北京,而是全国各地都有规划、谋划。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疗资源在分配和布局方面更加均衡、更加贴近老百姓。

此外,我们也举办和推动了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帮扶基层的工作,昨天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国家巡回医疗队开展这项新的服务形式,我们4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今年全部参加国家巡回医疗工作,将为中西部地区的老百姓,特别是在县里生活的老百姓送去优质高效的良好服务。

同时,我们的国家巡回医疗队也要帮助当地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把我们国家队的水平和能力延伸到县级。根据我们的监测,现在92%的县级医院已经达到二级以上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另外,我们县域医疗机构也大力帮扶城乡基层,比如说帮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一级帮一级、上级帮下级的良性互动局面。

第三是我们坚持公益性,深化医疗、医保和医药的「三医」协同改革和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深化医改工作,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历史性地破除了以药补医、以耗材补医的旧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新的运行机制,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从原来的三个渠道,变为政府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两个渠道,依靠药品和耗材来补偿医疗服务的旧机制已经不复存在了,公益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对于公立医院更好发挥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

我们在推进医改过程中,福建三明创造了很多鲜活的经验,在全国很多地方得到了学习和推广,同时福建三明的一些做法也上升为国家政策,形成了良好的贯彻执行和落实,以及再创造、再创新的工作局面。

第四是我们坚持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我们根据人口规模、结构和变动趋势,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谋划生育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推出了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和三孩的生育政策调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也顺应了国家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大环境和态势。

另外,我们坚持优化和提升妇幼医疗卫生服务,改善生育服务水平。我们现在妇幼健康有关指标已经进入到中高收入国家的先进行列。

第五是坚持科技教育和人才一体化推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底,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超过20%,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在全球已经跃居到新药研发的第二位。

截至去年底,我们免费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已经达到了8万多人,这些学生毕业以后到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为农村输送了源源不断的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另外,我们现在每年的医学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数量超过50万,也为我们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这里也跟大家报告,现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总的工作人员数量已经达到1523万,这是2023年底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已经达到1248万,这个服务体系也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建国75年以来我们接续奋斗、努力进取的积极成效和结果。

同时,这些年以来,我们在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设备和生命监测、抢救设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从跟跑走向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达到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

第六是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扶贫和新冠疫情防控都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

贫困地区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服务人员的服务「空白点」被历史性消除,我们赢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胜利。我们已经实现了健康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后续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继续保持这样的工作水平,还要时刻关注农民朋友的健康和医疗服务情况。

另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人口大国在人类文明史上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而且在新冠疫情发生的过去几年当中,我们的人均期望寿命是在持续不断增长的。根据我们现在最新的统计,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8.6岁,比2012年提高了3岁以上,这在发展中国家甚至与其他高收入国家相比,我们人均期望寿命的增速是非常良好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卫生健康领域的重大改革任务,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这表明我们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积极进行细致的谋划,推动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另外,我们也要进一步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在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以及健康中国的建设中,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提供强大的健康动力。

当然,我们这里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推进(解决),特别是卫生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两个允许」的政策要落地

「做好三个结构调整」

记者: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公益性?怎么能既保障公益性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

公立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从全国每年的门急诊工作量来看,公立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服务量占到80%以上,在住院医疗服务方面,公立医疗机构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所以老百姓信任公立医疗机构,也愿意选择到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因此,如何保障和改善提升公益性,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关心的话题,也是医改的一项重点任务。对于保障和改善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作了明确部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学习贯彻。

第一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力量,时刻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在医院的具体管理、发展理念、宏观规划和政府投入上,都要突出公益性这个主题。

第二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明确部署,要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就是要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老百姓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以及财力的变化,动态调整公立医疗机构应该设置多大规模,应该保证多少工作人员。

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动态调整标准,各地应该落实好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有关工作,使那些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得到编制保障,安心从事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工作。

第三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前,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变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省的费用空间以及医学技术新的发展趋势,把已经证明临床有效的、得到专业认可的服务项目和技术,及时纳入价格管理和医保支付范围。

另外,对于一些长期偏低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要进行必要调整。当然,前提是在医保基金和老百姓可支付的限度范围内。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以多元支付为主体的医保支付体系,支持技术发展、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

第四个方面,完善公立医院薪酬体系,这也是三中全会明确的一项改革任务。

薪酬制度改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两个允许」的政策要落地,第二句话是「做好三个结构调整」。

「两个允许」是指有关部门在核定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时,要把总量核准,要动态调整,使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鼓励优劳优得、多劳多得。

「三个结构调整」,第一个结构调整,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

第二个结构调整,坚持公益性的要求,逐步缩小医疗机构内部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薪酬待遇差距,使儿科、病理、精神卫生、麻醉、全科、产科等相对比较短板弱势的专业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得到改善。

最后一个结构调整,要按照公益性的要求,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例,适当调控灵活收入奖金部分的比例,使之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定位,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多钻研技术,多提供良好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把个人收入与创收能力相挂钩。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维护公益性,还要加强综合监管,严控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使老百姓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使医保资金更加稳定、安全、可持续。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建立了医院巡查、处方点评、中医药辨证施治等制度。

另外,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监测分析诊疗服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引导医疗服务更加有质量、有效率,更加节约资源和费用。

以上几条措施都是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形成的工作思路和初步考虑,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并加以推进,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持续提升,人员积极性得到调动和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谢谢。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设置

面向省会以下城市进行倾斜

记者:在我国,既有医疗资源富集的大城市,也有偏远的地区和山村,请问如何引导和支持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地区流动,加快区域均衡布局和医疗服务的同质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

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是一个全球共性问题。我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扩充优质医疗资源的规模和容量。

最近几年,首先从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中心三个层面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先后设置了13个专业的国家医学中心,还设置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另外,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了114个。

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我国医疗资源以及服务能力有了明显的跃升,而且在东中西部之间分布更加均衡。

第二,着力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布局国家级医疗和医学资源,是为了更好地帮扶基层,共同提升技术服务和管理。我们这些年以来,先后推动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且这项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近20年。通过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得优质医疗服务能够送到县以下的老百姓身边。

另外,针对在脱贫攻坚过程当中的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实施了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通过组团式帮扶,当地的医疗服务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另外,还广泛开展了巡回医疗工作,昨天44所委管医院已经全面启动了今年的巡回医疗工作,首次实现了在年度巡回医疗当中,国家委属委管医院全覆盖。我们还要求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都要开展巡回医疗服务的有关工作。

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设置当中,最近几年面向省会以下城市进行倾斜。根据统计,现在临床重点专科新增建设项目中,40%设置在省会以外的城市,也体现了为均衡提供医疗服务所作出的政策安排。

第三,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利用5G技术和先进信息网络手段,可以跨距离远程把医疗服务输送下去。比如我们大力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全国互联网医院已经达到3340所,每年提供的互联网诊疗服务量超过1亿诊疗人次,对服务形式提供了有力补充。

此外,我们注重发挥民营医院的作用,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使得它们的服务更加规范并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形成有效的补充。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更加多元化,服务的层次更加清晰明显。

记者朋友们可能前几天已经得到了这方面的消息,我们将在国内的9个城市试点推进外资医院设置工作,通过试点使这9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更加良好,居民就医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通过这些组合措施的实施,使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能够得到良好的适应和满足。

到2025年年底

90%以上的县要建立县域医共体

且紧密型的程度要有新的提升

记者: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着力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种将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整合打通的办法,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便利?又是如何整合、打通的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

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决策,我们在这个领域当中也进行了几年的试点工作。之所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要打通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做到信息通、人员通。

另外,我们在管理上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的就是让上级的资源和管理能够帮扶和带动基层的发展,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比较方便地获得较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2019年我们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已经积累了几年的工作经验。经过我们认真的分析和研判,决定要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推进为全国统一的行动。所以从2023年年底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共同发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推进速度也比较快。

在这里我跟大家报告一下,到今年的8月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量已经发展到2171个,推进速度符合我们的预期,所以这项工作有望提早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给老百姓提供更多便利。

同时在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大家非常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发现,现在很多地方采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方式,而且结果互认,使得基层诊断水平得到了更好提升和保障,这样一个受老百姓欢迎的工作我们还要持续推进。

在这里我跟大家报告一下,90.9%的县已经实现了县级医院派驻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服务的全覆盖,也就是有接近91%的县已经从县级单位下派了工作人员到乡镇去长期驻守,我们要求,驻守服务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而且要定期轮换,这样保证乡镇卫生院也有足够数量、足够能力的专业人员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当然除此之外,刚才我提到的像巡回医疗的方式、远程诊疗的方式,也在县域范围内广泛采用,受到群众的欢迎。刚才我提到的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方式,根据我们的监测,现在已经覆盖了2/3的乡镇卫生院。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基本形成了有效的路径和推进措施。

根据工作计划,到明年年底,90%以上的县要建立县域医共体,而且紧密型的程度要有新的提升,也就是上下之间机构的协同度更加良好、信息更加融通、人员交流更加频繁,使得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和改善。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有何联系?

记者:请问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我国公众的健康状况有哪些变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请问这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之间有何联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

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有了健康才有了发展的前提和可能,所以健康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而突出的位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发展的有关谋划,经过我们实施的健康中国行动、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一系列的卫生健康措施,在提高居民健康素质素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在这里简要跟大家报告一下。

首先,个人健康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

持续开展健康知识传播,特别是面对老龄化和少子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如何教会公众从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环境中避免哪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要养成哪些健康的、有利的行为生活方式,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所以我们反复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中医药部门都开展了大量的高频次健康知识传播行动。我在这里跟大家报告,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29.7%。五年时间增加了12个百分点,接近13个百分点的提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成效。

第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开展健康中国各项行动,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把医疗卫生资源能够更好地推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使大家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我们针对一些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比如,中小学生存在的「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的问题,还有中老年人血脂、血糖、血压不正常的问题,开展了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干预,积极传播健康知识。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是51.9%,比2018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经过教育、卫生健康以及新闻宣传等力量的积极帮助,我们遏制住了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恶化的趋势,而且正得到进一步巩固。

另外,我们针对广大就业人群开展了职业病方面的专项治理,主要是改造大家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条件,减少一些职业性耳聋、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2023年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8年下降了48.6%。

我们针对老年人,大力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营养改善以及口腔保健等专项行动。经过妇幼卫生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023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至6.2‰,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5.1/10万,这样的水平是我们历史上最好的水平,也达到了国际上中高收入国家先进水平。

第三,环境和重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控制。

特别是这些年以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空气、水以及土壤等环境指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也就是说我们公众所生活的环境,品质方面已经得到了提升。

另外,我们强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早诊早治,重大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已经从2018年的17.36%下降到2023年的1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内涵、具体政策、实施措施要深入研究透彻,特别是在发展规划、政府投入、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都要研究更加精细的治理政策法规体系,来实现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另外,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指标之一,要探索以立法的方式推动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

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健康乡村的建设,大力推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以及社会共治,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明确的这些好的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国家队」医院大动作,精准诊疗有新进展

医疗行业有一句话,叫做「精准医学,影像先行」。

如果把医学系统视为对疾病的「作战部队」,医学影像相当于战场里的「侦察兵」,首先要发现和看清楚「敌人」,临床医生才能做出精确打击。

在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中,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从X射线,到CT设备,到MRI,再到PET-CT……每一次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发展,都使临床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更加早期,使患者受益更多。

而在医学影像学科建设过程中,硬件平台的搭建尤为重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吕粟告诉健康界,过往我国医院搭建硬件平台,更多是采用成熟的技术和方法,但这往往意味着是在「跟跑」。

华西医院在影像相关学科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开始为搭建新的硬件平台做准备。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转化医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之一,该院于2023年宣布搭建亚洲首个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在医学影像硬件建设方面实现了由「并跑者」到「领跑者」的身份转变。

这一转化平台集合了业内最先进的磁共振影像学设备,包括用于临床研究的3.0T高场磁共振、用于超极化碳13代谢成像的5.0T超极化仪,以及用于临床转化的7.0T超高场磁共振。这套组合可以突破常规磁共振对人体组织学的识别,深入至细胞、分子水平对疾病进行探究,让临床医生从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去观察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为解释疾病病因提供新的线索。

谈及初心,吕粟告诉健康界,未来医学影像要做到更加精准引导临床开展个体化诊疗,必定要追求更高的分辨率,能看到更细微的结构改变,以及能够看到代谢。经过长期调研,华西医院发现,7.0T磁共振以及一些超级化平台,有助于影像学科针对临床需求,自主设计开发一些新技术,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最终,华西布局了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这一全新、自主的硬件平台。

华西医院影像相关学科创新力从何而来?当初是如何搭建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的?探索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如今取得了哪些进展?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吕粟教授接受健康界专访,进行详细解答。

在医学影像创新领域

华西何以持续领跑?

健康界:根据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榜单,在这一年度新增的三个学科中,放射学、超声医学科均是华西医院位居第一。华西医院放射乃至整个医学影像相关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决于什么?

吕粟:作为放射影像学科,华西医院能够持续在科研创新上做到第一,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华西放射始终贯彻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针对临床解决不了的难题,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

二是华西医院临床科室整体实力很强,很多临床科室国内综合实力排名前三或者前五,影像必须要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好比前线作战时,要求打击「敌人」的精准度高,就需要「侦察兵」能够精准发现病变和定位。这是促使华西放射科医生们持续开展科研、做创新的重要动力。

三是得益于医院管理者和相应学科的重视和支持。在影像科先进的仪器、设备引进,平台的搭建、人员的配置等方面,医院给予了很多支持。

最后源于华西放射百年文化。今年是华西放射诞生整100年,100年里科室始终秉承着传承和创新的文化,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始终是华西放射人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主导。

健康界:华西医院放射科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双料」重点单位。你们是如何进行学科建设的?

吕粟:放射学科的发展得益于华西医院在学科管理上的创新。很早之前当大多数医院按照设备类别进行学科划分时,华西医院已经开始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如今临床专科划分非常精细,细分了很多亚专科。

在此背景下,华西医院又创新性地开展了以专病为主轴的学科建设模式,围绕疾病链条开展学科建设。基于此,放射科依托医院先进影像设备和装置,围绕疾病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打造了领先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在不少疾病方向取得发现和突破。

比如在精神影像、心血管影像和肝脏影像等方面,华西都处在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位置。

健康界:华西医院放射科是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影像服务的?作为平台科室,放射科乃至整个医学影像相关学科对医院发展起到怎样的支撑作用?

吕粟:华西放射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围绕影像检查全流程,打造为病人服务的全新模式。

不论是国产设备、进口设备都有各自长项和短项。华西放射科针对不同疾病,采取专机专病,围绕疾病的检查设置了一系列的临床路径,围绕临床路径去设计不同设备的使用,充分发挥不同设备长项,避免其短项。

同样得益于华西医院以专病为主轴的学科建设模式,放射的新技术可以快速推广到临床。在传统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科模式下,假如一名医生是腹部的影像学家,遇到肝脏疾病、胰腺疾病等病例,参与多学科讨论时,可能难以和临床医生进行深入交流。

而华西以疾病为链条的学科建设模式下,放射科医生可以深入和临床某一专科的医生长期、深入交流,充分了解该专科的临床需求,精准开发影像新技术,并促进和支撑临床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展。

同时,依托以疾病为链条的检查模式和方法,华西放射科得以保证每个疾病的影像数据标准、规范,对于临床科研的开展、临床检查规范化皆能起到足够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搭建全新自主平台

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健康界:华西医院当初是如何决定搭建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的?旨在通过这个平台发挥怎样的作用,实现怎样的目标?

吕粟:华西医院最开始搭建这个平台是依托了转化医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影像学科的特殊性在于,硬件平台的搭建尤为重要。以往在影像设备引进方面,我们更多是采用国外成熟的技术和方法,但这往往意味着是在「跟跑」。

发展至今,华西医院更多在思考如何从0到1开展原始创新。而要搭建全新的、自主的平台,首先需要良好的学科建设基础。华西医院影像学科在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后,也是在国家相应政策的引导下,开始为搭建新的硬件平台做准备。

未来影像要做到更加精准引导临床去开展个体化诊疗,肯定要追求更高的分辨率,希望能看到更细微的结构改变。以前能看到血流、弥散,现在追求看到代谢。因为有很多的药物治疗、药物开发,需要更早期去评价代谢,而不仅是看结构的变化。

基于这些考虑,经过调研我们发现,7.0T磁共振以及超级化的一些平台,有助于医院设计开发包括精神影像在内的一些自主技术,更好地解决临床诊治问题,所以基于这样的背景,华西医院进行了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的布局。

据了解,整个平台目前在美国仅有两个地方配置,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和斯坦福大学,都是业内公认在转化医学方面顶尖的国际同行。

健康界:华西是国内乃至亚洲首家搭建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的医院,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吕粟:挑战和问题肯定很多,比如这个平台在亚洲没有医疗机构搭建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甚至提供这个平台的公司很多人员是国内的,经验也比较欠缺。包括华西自己的员工也没有经验。这种情况下,大家如何跟从国外来的技术工程师合理沟通,使得这个平台在华西医院顺利搭建,需要不断在摸索中进行。

在模式上,华西医院有很多创新,比如如何组建团队。临床医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入很多交叉背景的人进来,包括磁共振物理专家,以数学、计算机、材料、工程等学科背景人才。在此过程中,团队需要不断进行磨合和融合,中间面临过很多挑战,我们都是多部门坐下来沟通,一项一项地解决。

还有很多的技术方面的挑战,比如说7.0T就像一个开放的平台、一个空的架子,但是上面的内容以及配套的装置都是没有的,需要华西医院自己去设计和搭建。在此过程中,如何跟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采取怎样的共同开发和研发机制模式等,华西做了很多的创新。

得益于华西医院开放的科研政策,支撑我们整个过程顺畅、完整地走下来。未来还是会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只要有平台、有这个团队,我们很有信心去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这个平台的顺利运行和转化。

健康界:7.0T磁共振被称为是转化影像平台的核心武器,与临床常用的3.0T磁共振相比,它能解决怎样的问题?请介绍一下华西医院目前的研究进展。

吕粟:7.0T磁共振并非新鲜事物,国内已经有一些医院和理工院校安装。从理论上而言,相比传统的3T磁共振系统,7T磁共振具备更高的磁场强度,能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分辨率,可以更好地捕捉微小结构、细胞水平的变化以及病灶的微小改变。

但是理论归理论,在实践中,相比3.0T磁共振,7.0T能为临床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华西医院一直在研究的。

华西医院最开始是在癫痫疾病中使用7.0T磁共振。癫痫是一种常见病,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常规的影像学不能发现病灶,或者看到的病灶不够全面。举个例子:有一次多学科团队共同为一名病人开展讨论,通过3.0T磁共振看到了其大脑病变,结合其它检查手段确定病变跟癫痫有关,并决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但是,放射科人员提出尝试让病人通过7.0T磁共振再次进行检查,看能否发现更多病灶,最终确实发现了全脑多个其它病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把主病灶切掉,其它病灶依然可能会导致癫痫复发,这时,就要重新评估,手术是否是对这名患者最好的选择。

这个例子提示我们,需要在临床上通过一个个不同的疑难病例进行研究,看7.0T到底能够解决3.0T不能解决的什么问题,这也是华西放射科正在开展的工作。未来希望7.0T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结合,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立足四川、辐射西部

引领全国精准诊疗发展

健康界: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的另一位主角是超级化碳13代谢成像的5.0T超级化仪。超级化碳13磁共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成像方法,在肿瘤代谢领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您认为其能如何助力精准治疗,甚至引领肿瘤精准诊疗的变革?

吕粟:目前全球超级化设备总量不多,大概二三十台,基本上分布在全球顶尖院校,包括斯坦福、UCSF、牛津、剑桥等等。

此类设备的安装流程非常复杂,但优势非常明显,可以看到疾病早期病变组织代谢的变化,甚至可以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间更早评估该药物是否有效,以及效用产生的具体时间点等。这些优势决定了诸多研究单位对其寄予很大希望。

影像的主要作用是发现「敌人」、精准定位,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传统影像学技术手段是通过X光、CT、磁共振等,根据病变组织结构变化,比如肿块大小判定病变性质或者治疗效果,但是在现代医学中,这样的信息已经不足以支撑一些新技术的研发、治疗应用。

举例而言,目前肿瘤治疗有了很多生物学治疗手段,有的肿瘤经过生物治疗后体积反而增大,因为肿瘤发生坏死后会发生炎性改变,使得体积不是缩小反而增大了。这时候,如果单靠体积、形态改变无法判定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得到错误结论。而这样的判断对于新药研发,以及治疗方案调整,都非常重要。

这时候,如果能够看到肿瘤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就能更好、更早、更准确地去判定肿瘤的一些行为。因为任何肿瘤病变要生长、被毁坏,最开始出现变化的就是代谢。比如肿瘤生长,代谢会很活跃,需要很多能量;肿瘤病变被损伤,代谢就会下降。

通过PET-CT也可以观察代谢,但看到的大部分还是血流的习性,无法看到局部葡萄糖是否被摄取或利用。这时候我们发现了碳13的技术,因为碳13独特的标记是丙酮酸,它是三羧酸循环里面代谢的关键物质,通过这个物质在细胞内的存量或者代谢快慢,可以更好地发现肿瘤的变化。

未来,希望这项技术在肿瘤生物治疗、药物研发过程中,能够起到更多的支撑作用。

健康界:作为国内首家搭建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的医院,华西医院将如何做好引领者?如何深入探索开展创新研究,并将成果进行推广和传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川渝地区乃至全国医疗水平迈向新台阶?

吕粟:一方面,放射科期待能够依托这一平台做一些原始创新,支持华西医院临床科室需求。尤其是医院正在打造的5个高峰学科的发展需求,更是放射科着重要去支撑和推动研究的方向。华西医院放射科的发展一直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所以临床科室的问题是我们永远要追求去解决的。

另一方面,15.0T转化医学影像平台是转化医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今后不仅仅是供华西医院使用,更多是期待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兄弟单位、科研院所,愿意使用这个平台的机构,都能够到这个平台上来,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解决更多临床问题。

国内有很多单位,影像的转化医学也做得非常好,希望华西的创新模式,可以跟其他兄弟单位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希望全国其他地区更多国内同行,乃至国际同行能够到这个平台上来,跟华西一起更好地推动转化医学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

多院区日均500多台手术,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如何保持90%?

手术室是医院所有公共平台中投入最大、调度最复杂、涉及人员最多和业务不确定性最高的部门之一,其高效运行的潜力挖掘,一直是医院管理的焦点。

其中,首台准时开台率不仅是评价手术室运行效率的常用指标,也常被医院用作提升手术室运行效率的重要抓手。

不可否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首台手术未能准时开台,会导致手术延时、手术室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病人满意度下降等一系列影响;反之,首台手术准时开始,有利于激发团队工作热情、营造正向工作氛围,从而影响后面接台手术效率,加快手术周转。

因此,早在201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使得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稳定维持在92%以上,并由此带动手术室高效、有序运作。

近年来,随着浙大邵逸夫医院形成多院区协同发展新格局,为手术中心的同质化管理带来很多挑战。

浙大邵逸夫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手术室、内镜中心科护士长祁海鸥告诉健康界,以医院其中的四大院区为例,共有147个手术间,每天投入运营的基本维持在90~103个,覆盖门诊手术、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平均每天手术总量保持500例左右。

然而,浙大邵逸夫医院通过信息化支撑、科学化管理,得益于垂直护理管理体系等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得手术室在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保障了运营效益以及医务人员绩效,并使得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维持在90%以上。该院是如何做到的?

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医生

严格按照时间点工作

提升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首先是明确目标。

祁海鸥告诉健康界,浙大邵逸夫医院规定首台手术9:00前开台,准时开台率不低于90%,各团队在做好协同的同时,严格按照各自时间点开展工作。

根据规定,手术室护士需尽早接患者入手术室,并提前做好物资与设备评估,8:15开始电话督促外科医生及时到达手术室。

医疗团队第一位成员需要在8:30前准时到达手术室,参与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患者体位安置等;主刀医生务必8:50前到手术室,保证9:00前准时开台。对于机器人手术,要求有资质的医生8:00前需参与手术安全核查,8:30前需准时开台。

对于麻醉团队,要求麻醉一唤加强穿刺训练,提早评估与确认麻醉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如遇一唤穿刺困难,及时呼叫麻醉二唤处理或寻求其他人员帮助。

如果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各团队有人员没有准时到达,由手术室护士在电子化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并一键勾选原因。

祁海鸥告诉健康界,浙大邵逸夫医院手术室用的是电子更衣柜,因此,医务人员入更衣室、刷柜时间都能被采集到信息系统中,管理员可通过电脑查看,提高管理与沟通效率。

质管办、手术室负责数据采集,每个月进行一次数据分析,对于9:00以后划刀的手术,从电子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找出各团队人员到达手术室、三方核查、麻醉、划皮等各时间节点。

然后,由医务科、质管办和手术室、麻醉科等多方联合,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公布,以及适度奖励或者惩罚。

护理团队异常率「零容忍」

奖惩公开透明

浙大邵逸夫医院对于首台手术准时开台,医院还是遵循人性化管理,允许一部分医生因查房、处理病房应急事务、首台病人穿刺困难、困难气管插管等原因存在10%的异常率,其中允许医疗团队出现2%异常,麻醉团队出现8%异常,护理团队则是「零容忍」。

祁海鸥告诉健康界,之所以对手术室护士要求严苛,因为她们相当于是手术室的主人,要引领和贯彻整个手术流程的高效运行,因此不允许出现异常。

而对于麻醉团队,基于数据验证,大概存在8%概率的穿刺或气道插管困难,使得手术时间延误。「因此,由于麻醉团队原因使得首台手术未能准时开台,概率低于8%不予处罚,但是要根据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效率改进。」她表示。

针对麻醉8%比例和护理团队0%比例,超比率未落实到位的,按例次以经济处罚的形式处罚到科室。

对于未准时划刀的医疗组,由手术室护理团队记录原因,质管办整合分析电子化信息,医务科及时通知各专科。

若当月有医生连续迟到两次,使得手术迟于09:00划皮,取消其所在医疗组下月首台资格一次,该首台资格奖励给首台准时划刀率高的医疗组,由手术室再统一调配首台资源。对于首台准时开台率高的医疗组,在同等条件下跳台时优先考虑。

祁海鸥强调,奖励和惩罚都要公开透明。如此,首台手术开台率、手术室运行效率才得以保障。

以垂直的护理管理体系为基础

保障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的制度之所以能顺畅实施,离不开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整体部署和顶层设计,特别有赖于医院垂直的护理管理体系和先进的人员培养体系。

祁海鸥介绍,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护理副院长,直接向院长垂直汇报。护理副院长或护理管理者中的党委委员参与医院的「三重一大」干部任命和其它一些重要决策,参与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等,让护理团队拥有更多自主决策权利。

医院护理人员分为直接照顾患者的临床一线护士,比如病房、手术室、ICU护士;临床辅助人员,比如每个单元的秘书岗位,辅助护士长做日常行政管理;此外,还有研究型护士、教育型护士、全科型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等,得以让邵医的护士多样化发展。

除此之外,浙大邵逸夫医院也做好护理人员的分级、培养、培训和使用,构建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清晰的评价体系,为多院区手术中心奠定了很好的人才基础。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护理部主任下设8~10名科护士长,再下设单元护士长。在护理部垂直架构基础上,手术中心300多位护士,在手术室专业出身的护理部副主任引领的架构基础上,实现门诊、住院和日间手术全在手术中心一体化管理。

以指标和数字引领手术中心管理

在祁海鸥看来,手术中心是平台化的团队运作,一定要有过程和结局的监管和质量改进体系,以指标和数字引领手术中心管理。

据她介绍,浙大邵逸夫医院手术患者分为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日间手术基本按照住院流程走,假如当天门诊手术任务完成、停止作业后,可以将其作为其它手术的跳台,对质量进行同质化管控。

如此,形成了术前、术中、术后三个位置一体化的高效率运行体系。

每个分院区由一名护理部副主任分管质量跟安全,推进同质化护理管理落实在多个院区,定期开展多院区的质量检查、过程观摩和结局指标的采集,采集的指标包括患者和护士满意度、核心制度的执行以及设备的维护情况等,有专人负责在护士长会议或者质量委员会上做季度回顾和分析,由此进行进一步改进。

通过信息化支持,医院管理者在主院区能够看到多院区手术室日常动态、运行情况,也可以通过对一些医疗质量、运行效率相关数据采集、加工和分析,实现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同时,保障手术室运行效率、经济效益以及医务人员绩效。

总之,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教育、任用、薪酬、绩效分配科学化,质量监控与反馈一体化,多中心信息化支撑与运行一体化,浙大邵逸夫医院实现了手术室的高利用率、高效率,以及手术开展的高质量,为多院区良好运转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