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黄疸中医诊断这个问题,黄疸 中医诊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本人胃病多年,曾服用过一种一瓶才七颗的胃药。医生说,如果这种药治不好就没其他办法了。后来,在另一家级别很低的医院,一位医生推荐使用一种养胃颗粒。服用后效果很好,近二十年了,家中常备此药。每到胃有点不舒服,就及时服用。推荐此药的是西医,而这药是中药。所以,个人觉得,还是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最好。
作为儿科大夫看到这样的新闻真的很难过,很早以前遇到过黄疸高要求住院观察,然后家长认为是医院故意坑钱的,坚决不住院,然后医院让家长签了免责协议就走了,后来发现那个孩子有溶血性黄疸,治疗的时候黄疸已经引起胆红素脑病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去年我在微博上做问答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内蒙古一个家长拒绝住院,来微博上问我,我一看发的图片,又是协议书,家长拒绝住院,然后就劝他回医院,听医生的话治疗,一个星期后来评论说黄疸降下来了,也是做了换血手术。
黄疸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
我不黑中医,但是社会上太多打着中医名号招摇撞骗的了,把中医搞臭了。
中药大部分不良反应和禁忌都是尚不明确,越小的孩子越要谨慎用中药,一定要遵医嘱。
最后还是科普下黄疸吧:
家长们都知道,宝宝出生后不久,会出现黄疸,但对于自家宝宝,黄疸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家长一定很关心,那么,引起宝宝黄疸都有哪些原因呢?
01
生理性黄疸
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黄疸特点: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持续时间也较久,大约要满月才能消退。
应对方法: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适,需要密切关注!
02
母乳性黄疸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黄疸特点: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应对方法:出现母乳性黄疸,当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总胆红素小于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高于15mg/dl就要注意,及时去医院诊治。
03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黄疸特点: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很容易识别。
应对方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采用药物或者光疗即可。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04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主要见于先天性肝内肝管或肝外胆道闭锁,其临床特点是生后2~3d,胎便排完后,大便为白陶土色,直至1~1.5个月后。
黄疸特点:黄疸严重时,大便表面或其浅层为浅黄色。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肝脏肿大,并呈进行性加重,且质地变韧,最后发硬。血常规检查无贫血,早期血液直接胆红素进行性增高,1~2个月后,由于肝功能损害,间接胆红素也升高。
应对方法:经胆道造影明确为胆道闭锁后,及早手术治疗。
05
感染性黄疸
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黄疸特点: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感染的原因不同,在黄疸时期主要症状、黄疸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轻重程度上,差别很大。
应对方法:若母亲坚持产前保健、检查,孩子出现感染性黄疸的很少。感染性黄疸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就医信号
黄疸是否需要就医,父母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黄疸的程度:若腹部或以下皮肤泛黄,或是皮肤泛黄的速度很快(如泛黄很快的由脸延伸至胸部、腹部时),需送医检查。此外,出生24小时内就有黄疸,或是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黄疸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超过2~3周,也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最好送医检查。
观察其他症状:包括呕吐、肤色苍白、活力变差、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发烧、小便变浓茶色、大便颜色变白等情形。若有以上情形需立刻送医检查。
注意某些使黄疸加重的因素:如早产、生产时曾缺氧、家族史中有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症)、婴儿产前或产后可能有感染(如妈妈产前有发烧感染、早破水)也是须注意的事项,并于送医时告知医生此病史。
以前中医治病,主要是望闻问切,就可以诊断治病,但有些病还是有误诊,现代科技发达了,诊断的手段和设备也更先进了,现在很多中医治病都在依赖各种检查,有些病,四诊合参,能够诊断疾病的,就没有必要作各种检查。浪费资源,浪费病人的钱财和时间。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胎儿期,宝宝的氧气是由脐带来供应的,宫内的氧分压比较低,在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宝宝出生后有了自己的呼吸系统,氧气供应大幅度增多,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这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掉,破坏掉的红细胞会释放血色素,血色素分解后产生胆红素,约为成人的两倍;
第二,由于新生宝宝的身体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能力受限制,这时就容易导致血里的胆红素增多,胆红素是橙黄色,所以就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的现象。
黄疸在新生宝宝中很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的生理性的,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的特点: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第4-5天最黄,2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一般2周左右会自行消失。
但临床上有一小部分宝宝因为出生时早产,感染,或者溶血,喂养不足或者胆道堵塞等等原因,身体内胆红素产生的特别多,或者代谢排出的特别慢,这时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特别高,相对持续的时间也会长,这种情况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较大,这时针对病因来听医生的对症处理,比如加强喂养,让孩子多吃多排。那么如果一旦胆红素超过安全范围,就需要遵医嘱进行蓝光照射来退黄,目前最新指南指出蓝光照射是安全有效的退黄方式,不过是否需要光疗建议听医生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