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中医治未病思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知识,包括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有些中医会强调治未病,对此你怎么看?
  2. 中医治未病是不是骗人的,明明未病为什么要治呢?
  3. 中医治未病的措施有哪些?
  4. 中医有个词语叫做“治未病”,未病需要通过预防,但是需要治吗?

有些中医会强调治未病,对此你怎么看?

治未病就是治还没得的病,通过预防的方式把疾病消灭于萌芽之中,使之不能形成气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防患于未然,是长治久安之道。

最早提出治未病的是老子,在《道德经》里他老人家是这样讲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前者可以理解为创新,后者则不仅仅限于治未病。

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都可在其范畴,比如人类与其它物种,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和谐,人口数量与可分配资源,人口的性别比例的平衡,年令结构,经济发展即GDP的增长速度,权力的制衡,产业结构,生产与销售,市场流通,环境保护等等,都应有个合适的运作方式和度。任何事物发展变化过与不及皆可成患。很浅显的道理,治已病(患),决不如治末病(患)付出的代价小,拨乱反正,治已病(患)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还要耽误宝贵的时间。对人体健康而言,治已病患者不光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要花大钱,甚至还要冒被疾病夺去生命的危险,所以古人有上工治未乱的教诲,强调重视治末病,末乱,此为智者之举。

关于治未病,现在叫养生,《黄帝内经》有“阴阳应像大论”,“四季调神大论”等,“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应四时,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能做到这些,即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传统的养生气功,太极拳是修心养性,大众化的防病治病的好方法,有治未病意愿的人,不论年令大小,体质强弱都可以修练。

中医治未病是不是骗人的,明明未病为什么要治呢?

就算中医治未病有点道理,现实中医许多病连诊断能力都没有,就算有国家也不承认,如体检,如诊断新冠......因此,中医所谓治未病不是骗就是中医自己也不知是什么?中医就是有意无意骗子。

中医治未病的措施有哪些?

说中医治未病的措施有哪些,应该先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有哪些,在中医典籍中有哪些记载。《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是以志闲少欲,心安不惧,形劳而倦,氣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故合于道。

从上述记载来看,现代中国人在能基本满足衣食住行的条件下,都应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做到知道、行道、得道。从而最大的增强民族自信心和个人自信心。听从我们智慧的祖先的教导,逐步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得道之人,既能防治未病,又能健康长寿,还能做一个忠于国家的中国人。难道这样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真正的具有中国文化的中国人。

中医有个词语叫做“治未病”,未病需要通过预防,但是需要治吗?

呵呵,

治末病,就是治疗没有发生的疾病,对不对。这个治未病跟现代医学的体检可完全不一样,体检的目的是发现症状不明显,可以检查出来的疾病;也跟现代预防医学不一样,现代预防医学是用疫苗针对特定的传染病。问题在于,既然还没有得病,你治的什么?!先给人算个命,算出来那个人将来要得病,然后现在就治?怪不得中医和算命的是一家啊!(阴阳五行理论唯二的使用者)??

另外,中医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医不叩门,也就是说医生不会主动去医治病人。治未病+不叩门,两句话加起来就更加扯淡了。哦,“病人”还没有得病,只有算命的才知道他什么时候得病;然后真正的医生不会主动上门治病,那上医怎么治未病?!按照这个逻辑,每个人只要自己没有得病,都可以宣称自己是上医,反正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医术。搞笑。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和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