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医衰弱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医衰败,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中医衰弱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单一剂型让一部分患者抗拒,西化中医让一部分中医粉患者厌恶,复杂就医过程让一部分患者却步,中医科不在一楼让一部分患者不满。患者选择中治疗重病不是为了省钱
中医叫脾胃虚弱,西医叫肠胃功能消化不良。由于体质的不同,年龄不同,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脾胃虚弱多和先天性的体质虚弱有关,和后天性的饮食调养过度劳累,情绪的波动、年高体弱者,脏腑机能的减退有关。
神经衰弱多由于用脑过度,精神过度紧张而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经常会伴有头晕、心悸、神疲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或伴有情绪紧张,容易情绪波动,对声音光线敏感,或伴有其他的头痛、身体疼痛等表现,属于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类亚健康状态。
因为多数的神经衰弱以失眠为主要的表现,临床辩证跟辩治失眠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经常五心烦热不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心烦燥热的,多属于阴虚火旺,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可以用天王补心丸加减。
情绪低落、情绪焦虑、郁郁不欢、胸胁胀痛的,多跟肝气郁结有关系,配合调肝疏肝的方法,比如用逍遥散。
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或伴有遗精等症状,多跟肝肾阴虚有关系,可以用知柏地黄丸等治疗。
面色白、乏力心悸、饮食减少、头晕无力,多跟气血亏虚、心脾两虚有关系,可以用归脾丸加减治疗。
胸闷咳痰,胃腹胀闷,四肢倦怠,噩梦连连,多跟痰热扰心有关系,可以用温胆汤加减治疗。
总之还是得辩证,辨别身体体质的寒热虚实状态,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方药才能针对性的提高疗效。
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点头像,关注我头条号内…
中医的衰落并不是现代才开始的,而是从宋以后就开始了,我们如果了解一下中医发展史就能明白了。
“中医不过是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这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后来成了很多人攻击中医的重要依据。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结果遭到激烈反对而作罢。但是关于中医的争议并未消除,反而愈演愈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常常成为焦点,引发舆论论战。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将针灸列入了替代医学,但是中医在国内的现状却非常尴尬,众多顶着中医院名号的医院使用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医学,而民间的一些真正的中医因为考不上医师执照常常被戴上非法行医的帽子。中医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它是怎么衰落的?
一、医学与社会发展医学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医学的发展跟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从巫中分化出来,但是一直到解放后才完全脱离了巫的影响。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阴阳五行也得到完善,并且渗透到医学领域。阴阳五行学说和医术结合,从此成为中医的理论核心,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经脉等理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世家制度确立,玄学和佛学开始兴盛,中医也开始成熟,许多医术世家在这个时期形成,并且绵延至今。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医学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实,官方甚至设置了专门的医学教育部门。宋以后,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中医也日渐衰落。医学史的发展,可以视作中国历史发展的写照。
中医的衰落,其实从宋以后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宋朝常常被视作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宋朝灭亡后,中国社会走向保守内敛,暮气沉沉,失去了开拓创新的氛围。中医在这种氛围之下,自然也很难有所突破。虽然有少数飞跃性的发展,比如人痘接种法开启了免疫学,砷剂驱梅法开创了化学疗法,但都只是有头无尾,而且并不是医学发展的主流。在西方近代文明侵入后,中国传统社会遭到侵蚀,中医也跟着遭到质疑。二、儒家文化的制约现代医学兴起于西方,其背后是因为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非常缓慢,在思想层面的原因就是理学的禁锢。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跟儒家文化内在的保守性有关。中医大发展的时期,常常是儒学被冲击的时期。
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于战国,完善于西汉。儒学遭到第一次大冲击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中医却是在这个时期成熟。当时玄学盛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反而被轻视,人们更加看重医学上名理的是非、病状的变化,反而促进了医学的成熟。但到了金元时期,鼠疫流行,人们对这种新病一无所知,束手无策,使得五运六气说盛行。五运六气说是一种预测病因学,是阴阳五行理论的新应用。这种毫无依据的预测,不仅不能解决鼠疫问题,还禁锢了中医的发展。中医又被拉回到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环中。明清理学强化了五运六气理论,医学的突破更加无从谈起。比如解剖学,清时王清任,实地观察尸体解剖(只是观察,都没有亲自动手),并且著成《医林改错》,将《素问》《伤寒论》等书中的错误一一更正,却遭到当时主流医生的严词斥责,被认为其罪当死。李时珍耗尽一生所著《本草纲目》,后来的人却觉得太浩繁,不断删减,致本草学逐步衰落。三、中医理论的争议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独有的一套理论,跟印度的四元素理论,西方传统医学的占星医学类似,都是一种朴素的原子论。自然科学强调实证,而阴阳五行等理论目前是无法得到实证的。因为无法实证,所有的传统医学都没落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形成了一个内在的循环,本身就失去了向前和向上发展的动力。中国传统医学和阴阳五行理论结合之后,医学理论就再也没有突破,一直在那个循环里面转圈。在之后长达两千年的时间中,虽然产生了不同学派,但是学派的分歧仅限于治病到底是该温补还是下猛剂,缺乏对理论本身的思考与探索。
总的来说,中医历史悠久,有过辉煌成就,其中的针灸之类的医疗技术具有独到之处,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名医,比如张仲景、华佗等,也出现了许多医学著作,比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可惜随着社会整体的衰落,中医也走向了衰落。如今是民族复兴时期,很多传统文化得到了重新发掘和诠释,那么中医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能否重获新生,还需要拭目以待。关于中医衰弱,中医衰败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