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与中医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与中医有关的书,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与中医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是的,阴阳五行的道理蕴涵在自然,并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成为东方哲学的基础。其实,五行就是易学的一部分,而中医就是易学理论的下的一分支学科;而五行又是中医的基础,但易学又是天地变化的规律,所以中医把人看成一天体,那么,万物的相生相克构成了一切。所以,五行不是迷信,是五种物体的自然生成:又如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下面简要地说一下五行与中医的关系:
说起中医和五行的关系,应该这要理解:
一、五行理论符号:木、火、土、金、水
二、中医(人体)五脏:心、肺、肝、脾、肾
三、五官:鼻、目、耳、舌、口
四、五脏: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
五、五行对应五脏与五色:金(肺)(白)木(肝)(青)水(肾)(黑)火(心)(赤)土(脾)(黄)
五行相生相克:
金生水克木,木生火克土,水生木克火,火生土克金,土生金克水
中医认为:
1、凡具有生长、升发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机制,均归属于火;
3、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机制,均归属于土;
4、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机制,均归属于金;
5、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机制,均归属于水。
五行与中医的关系就是如下特征:
一、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
1、肝脏,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所以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2、心脏,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
3、脾脏,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
4、肺脏,气主肃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
5、肾脏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五行属性与中医五脏的相生有关系
五行属性与人体五脏,在五行的相生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与之相应的:肝木可济心,心热可养脾,脾土可养肺,肺金助肾水,肾水滋肝木。
五行属性与中医五脏的相克关系
五行属性与人体五脏,在五行的相克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以,在五脏的关系中,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
综上所述,在中医学中,古人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认为人体内脏之间有一定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并且还有统一及协调的关系,才能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平衡。
中医学家张景岳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他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相生中须寓有相克,相克中亦寓有相生,也就是“生中有制,制中有生”,万事才能相反相成,运动不息,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协调平衡和发展变化。
因此,五行的理论自古都是被巧妙地运用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被更多地运用到医学的领域,通过它们之间互相生克的辩证关系,我们就可以来解释和认识人体的各种生理现象,以及人体的疾病、健康与否。
所以,懂阴阳五行,就可懂中医,就可以利用中医理论进行健康调补等医疗与保健行为。
就是因为古代中医的器官(脏象),和现实的器官不一样。导致了现代人,特别是汉语文化肤浅的人,对中医的不理解。甚至认为,中医就是骗人的,就是不科学的,是经不起双盲试验的。病人说:昨天我才做了全身体检,肝肾功能都正常,今天你中医就说我肝肾不足,这不明显就是骗人吗?还有就是古人对于心的认识,认为心是管思维的,这个也是错误的,思维本来就是大脑的事,你说什么心想事成,就应该是--大脑想事成,忠心应该是--忠大脑,孝心应该是--孝大脑。只有这样才是最正确,最科学的,是经得起科学检验的。[捂脸][捂脸][捂脸]
西医是唯物的,是用科学方法研究出来的医学,西医已经消灭了肺结核,消灭了所有的传染病,对于人体老化带来的慢性病,西医也可以通过控制病情,让人不死,中医是唯心的,是通过想象得出来的医学,认为只要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病就好了,认为世上的事都是一物降一物,就认为世上肯定有能降住病的草,就到草里找药,这就是中医
我国中医学起源于民间,与大自然环境谋生存,发现应用自然产物,青草药治疗疾病强身。随时间推移,时代进化,由初级经验治病疗伤而发展为独特的中医文化。
中医理论,初始于春秋时期(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脉象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它反对宗教迷信有神论,承认世界是由物质构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而且内部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相互依存和斗争。中医应用这些观点,指导防病治病实践,在历史上对我国医学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这是应当肯定的。
由于时代认识的关系,阴阳五行学说,它对人体复杂的内部矛盾,只是根据一般的直觉观察,作出笼统的解释。不是通过精密的科学分析,而作出的具体,准确的概括。在东汉未,张仲景创造(伤寒论),借用经络六经,创造自己的医学理论,促使中医文化更上一层台阶,产生质的飞跃。太阳经病,表症:伤寒,中风。已经知道疫病的入侵至病途径,及诊治方法,是中医学文化的进步开端。(金匮要略)开启了中医药方剂文化。至以后明未清初,多位医学家协同,创造(温热病)理论,更完善了我国中医学文化。古老中医前辈,一代接一代努力与大自然作抗争,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遗产,为我国建立了一套世界独有的中医文化。我们后代应该感谢前辈,敬仰前辈,发扬我中华医学伟大前程,为民保驾护航。
与中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与中医有关的书、与中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