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汗出?中医汗出原因

发布时间:2023-11-20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医汗出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医汗出以及中医汗出原因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多汗症中医怎么治疗?
  2. 中医怎样逼出汗来?
  3. 中医不讲神经那么中医是如何定义多汗症的呢?
  4. 多汗症用中医怎么治疗?

多汗症中医怎么治疗?

一,自汗,主要为卫气虚弱,营卫不和,里热炽盛。宜清里热,里热清,汗即止。

二,盗汗,为虚热之象,因气虚,阴虚,心血虚。体弱心烦,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

三,脱汗,正气虚损,阳气欲脱。大汗淋漓,四肢冰凉,舌干脉微治宜益气回阳。

四,黄汗,多因温热,汗水粘,沾衣服后变黄色。口干不思饮,苔黄腻,脉弦滑,宜清热利湿。

五,战汗,高热寒战,汗出热退,身体冰凉。多按瘟病辨证。

中医怎样逼出汗来?

人体通过出汗可调节体温,人体因病生热。中西医对此理解不同,中医认为正气亏损,表邪侵里实热不得发散,蕴而发热。热不退则病迁延不愈,唯汗出乃解,所以重在出汗。有时为汗而汗,喝热汤裹厚被。西医则反之,发热则冷敷,并不在乎出不出汗。按西医观点,发热乃人体免疫系统通过自动提高体温来杀灭病毒。当人体战胜病源体,则自行通过出汗恢复人体正常体温,所以出汗是疾病得到缓解的表现,而非中医认为的要通过发汗缓解病情。

中医不讲神经那么中医是如何定义多汗症的呢?

不讲神经讲经、络。白天汗多气虚自汗。夜间阴虚盗汗。多汗症还与精(心)神创伤,津液不摄,恐惊等相关。

多汗症用中医怎么治疗?

多汗症,这一名词中医没有,应该是来自西医,从词义上理解应该是易出汗的人。中医对易出汗的人,要辨证分析,对证下药,而非千篇一律。

一般情况下,从多出汗这一象现看,还要结合其他表现,才能作出判断。

如其中多汗,舌红甚至有裂纹,舌苔黄,口渴、大汗、恶热、不恶寒,则可断定为:阳明胃火亢旺,导致气血热盛。可去其气分之热,用石膏80g知母30炙甘草10g粳米一把同煮,若大汗不止,脉现浮而芤,血已虚,还须加人参10g;若气血同热,不可单治气,须气血同治,用生地、麦冬、元参、石膏、牛膝、知母。去其气血中之热同时补阴补血即可;

如果除多汗外,还出现牙出血、口时有血水溢出,则须加上败毒凉血之类的药:犀角、牛黄等。

以上为体内有热引起的多汗症;还有一种是本身体表虚,卫阳不能固护肌表,导致的易出汗的情况。其人表现为恶寒恶风、舌淡白甚至舌边有牙印等,一般用强化其卫阳之气,也可说是人体正气的方法。防风30g,黄芪60g,白术60g。或到药店购玉屏风散食用即可。

以上即是多汗症的一般情况,其他特殊个别原因所致的多汗,还须个别诊断,视具体情况用药,总之,务必在中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医汗出和中医汗出原因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