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中医解释?耳鸣 中医解释

发布时间:2023-11-18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耳鸣中医解释,耳鸣 中医解释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耳鸣是怎么引起的?中医能治吗?
  2. 中医治疗耳鸣效果怎么样
  3. 中医可以治疗耳鸣吗?
  4. 耳鸣挂什么科

耳鸣是怎么引起的?中医能治吗?

前几年,我耳鸣很厉害。只要一躺在床上,耳朵里就会呼呼地响。

实在受不了之后,我去看医生。医生开了药,但吃后,耳鸣依然存在。几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

在老伴的陪同下,我去了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做了抽血检查。最后得出结论,是我患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找到病因,我每天吃1.5颗优甲乐,连续吃了两个月后,耳鸣全部消息。

这时,我才体会到,人的耳鸣,是某种病症发生的警告和提示。每当有耳鸣,一定要找对症状,方能将其治愈。

中医治疗耳鸣效果怎么样

如果是单纯的耳鸣,做了一些检查都正常,是属于神经性的,这种情况西医治疗也没有什么好方法,中医治疗比较有优势,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数是与肝胆湿热以及肝肾阴虚有直接关系,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可以口服龙胆泻肝丸,肝肾阴虚引起的,可以口服杞菊地黄丸。

中医可以治疗耳鸣吗?

神经性耳鸣属于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发病原因多,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工业、环境噪声的增加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神经性耳鸣的病机复杂,临床诊疗均存在较大难度,是耳鼻咽喉科的疑难病证。中医辨证论治对于耳鸣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根据古今文献,对神经性耳鸣的辨证与用药方面略致浅议,以就正于同道。

一、耳鸣辨证,首辨虚实,次明脏腑

耳鸣辨证,以虚实为纲,古人诊耳鸣必辨虚实。《医贯》卷五说:“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或少减者,虚也;手按之而愈鸣者,实也。”《景岳全书》指出:“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中衰无火者多虚,饮酒味厚,素多痰火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耳鸣辨虚实,主要依据耳鸣的症状、起病、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一般而言,耳鸣暴发者多实,渐发者多虚;新鸣者多实,久鸣者多虚;耳鸣音调高亢者多虚,低沉者多实;鸣声响度大甚者多实,响度小者多虚;鸣声持续不歇多实,鸣声日轻夜重多虚;以手按耳屏鸣声愈响者多实,手按之鸣声减小者多虚;年轻、体质壮实者耳鸣多实,老年、体质虚弱者耳鸣多虚,但临床并非尽然;属于风邪侵袭、肝火上扰、痰火上壅、气滞血瘀证者属实,属于脾胃虚弱、心脾两亏、肝肾阴虚、肾阳亏虚证者属虚,但虚中挟实,实中挟虚,虚实挟杂证临床并非少见。

耳鸣辨证,以脏腑辨证为立法用药前提,但不排除采用气血、阴阳、病因(主要是六淫之风邪、风热、风寒,湿邪等)等辨证之法。从脏腑辨证角度看,耳鸣与五脏相关。耳鸣治肺,多为风邪侵袭所致(表现为外感所因,或有鼻塞不利,手摸头面皮肤有异常感或致耳内响声;可从疏风通络,祛风止鸣立法,用清神散或银翘散加减。《和剂局方》清神散组成:檀香、党参、羌活、薄荷、荆芥穗、甘草、石膏、细辛)。耳鸣治肝与耳鸣治心治心之辨见后文。耳鸣治脾,多与脾胃亏虚(表现为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耳鸣入夜明显,舌淡,脉弱等;可从健脾益气,升清利窍立法,药用益气聪明汤加减),痰火上壅(表现为耳鸣声宏,耳胀闷,胸脘满闷,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可从清热化痰,降火止鸣立法,药用清气化痰丸加减),或脾虚痰湿(表现为倦怠纳差,舌胖,苔腻;益气健脾,除痰通窍立法,药用六君子汤加减)。耳鸣治肾,见于肾阴亏虚(表现为耳鸣夜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五心烦热,脉细数;可从阴补肾,降火止鸣立法,药用耳聋左慈丸加减),肾阳亏虚(表现为耳鸣夜甚,腰膝酸软,肢凉溺清,夜尿频,脉沉迟弱;可从温肾壮阳,引火归原立法,药用右归原加减),或阴阳两虚(表现为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齿摇发脱,耳鸣夜甚,五心烦热,畏冷肢凉,脉沉弱无力;可从滋阴壮阳,补肾通窍立法,药用肾气丸加川牛膝、磁石、五味子、丹参之类)。但临床上,单一证候少见,往往是多证同兼,宜辨明主证与次证(兼证),尤其是辨明与心、与肝的兼证。辨证明,才能立法妥,用药验。

二、耳鸣重在调脏腑,治标酌从风火求

耳鸣者,其本在脏腑失调,故治本之法,重在调理脏腑,或攻邪以疏风、清火、除痰、行气、活血,或补虚以培气血阴阳不足。然耳属清窍,清窍不同,病机各有特性。耳鸣病机,固然以脏腑失调为本,至于其鸣者,为静谧失守,标在风与火,以风、火主动。当于主治中酌兼祛风、降火,以还耳窍静谧之性。

风:耳鸣何以当祛风,以耳鸣之声如风之象,或为外风相乘,与气相击则鸣。《肘后备急方·治耳聋诸病方》卷六有“卒得风,觉耳中悦悦者”之说;《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有“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之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八亦有“风邪入耳,与正气相干,搏于血气者,即为鸣”之议;《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火风侵窍而耳鸣者,宜驱风清火汤”之治;《杂病总诀·杂症·耳病章》卷下有“风温上郁耳鸣”,从“火风侵窍,用轻可去实法,轻清泄降,薄荷、马勃、桔梗、苦丁茶、银花、绿豆皮、菊叶、连翘、杏仁、通草、川贝、荷梗、益元散、羚羊角、连翘、元参、黄芩、滑石、蔓荆子、石膏、大力子、荷叶汁、山栀、夏枯草、淡竹叶”等用药之法。耳属清窍,“高巅之上,唯风可到”,耳鸣之治酌佐风药,属外风相乘所致,取其辛通走窜之力以祛风止鸣,药用轻清泄降,疏风通窍之品已如上述。若久病耳鸣者,乃风之象,非属外风,则宜虫类药物以搜风止鸣,常用全蝎、蜈蚣;或从平肝息风,如天麻、钩藤、蝉蜕、地龙,白蒺藜、羚羊角之类。龚慧涵氏[1]等认为,风药佐于耳鸣诸证有增效作用(过用亦耗气损阴)。故祛风止鸣、搜风止鸣、息风止鸣之法,多为佐治,亦属常法。

火:耳鸣何以属火?阳气有余便是火,《素问·脉解》说:“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主病·火类》说:“水虚火实,而热气上甚,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则鼓其听户,随其脉气微甚而作诸音声也。”《医林绳墨·耳》卷七亦说:“气虚耳聋,火聚耳鸣……火者,少阳三焦有余之火也……火当宜泻。”热为火之渐,火为阳之极,火性动,火热上盛而动,扰乱耳窍静谧则耳鸣。故治耳鸣,当明辨是否有火,有则酌从火论治。火有虚实,痰火、肝火、心火多属实火,肝肾阴虚则生虚火,元阳不足亦可虚阳上浮。实火多从苦寒清泄以降之,多从龙胆草、栀子、黄连、牛黄之类而酌用;亦可潜阳,如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牡蛎之类。虚火宜潜降,常用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牡蛎、鳖甲、龟板、珍珠母之属;亦或苦寒直折,如黄柏、知母、川牛膝,引火下行。虚阳上浮之火则宜导龙入海,引火归原,重用附、桂之类以佐之,主方当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旨以定。

三、耳鸣扰神宜治心,耳鸣乱情宜疏肝

耳鸣最扰心神,心神受扰,则睡眠难安,致耳鸣益甚。故耳鸣患者多有睡眠障碍,药物之治,当佐安神之品,既有利于改善睡眠,亦有利于止鸣。心主则神明,安神重在治心。主要有:

1、养心安神:由于脾胃亏虚,或气虚、血虚、阴虚,以及气血不足、气阴不足等证,俱可致心神失养,而见心悸怔忡,睡眠难入,或睡眠梦多,易醒,或自觉耳鸣与心跳同步,宜治以养心安神,如酸枣仁、茯神、人参、大枣、龙眼肉、百合、远志、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刺五加、羊红膻之类,可酌情选用。

2、解郁安神:多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扰心,证见胁胁不适,神情不畅,心事重重,饮食不香,情志抑郁,耳鸣以致心烦,睡眠难入,宜治以解郁安神,如合欢花、合欢皮、丹参之类,可酌情选用。

3、清心安神:凡心火上扰、肝火上扰、痰火上壅、肝肾阴虚等证者,俱可因火盛内扰心神,以致急躁易怒,耳鸣声大,口干心烦,睡眠难入,舌红或舌尖红赤,脉数,治宜清心安神,如黄连、栀子、莲子心、水牛角之类可酌情选用。此类药物无直接安神之效,而能清降心火,心火降则神安。

4、镇惊安神:凡心火上扰、肝火上扰、痰火上壅,以及肝肾阴虚等证者,尤其是惊恐、愤怒之因,可致情志失畅,致惊悸不安,胸中烦热躁扰,耳鸣嘈杂,夜卧惊起,以致睡眠不宁等,治宜镇惊安神,如磁石、珍珠(粉)、龙骨、龙齿、珍珠母、牡蛎、紫贝齿、紫石英、朱砂、琥珀之类,可酌情选用。

而王永钦氏[2]对耳鸣治心论之颇详,有清心安神,治宜清心泻火,方药用清心熄呜汤(经验方:栀子,黄连,竹叶,莲子心,生地,水牛角,合欢皮,甘草)或黄连泻心汤、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朱砂、甘草、黄连、当归、生地黄)加减;养血安神,方药用四物汤合酸枣仁汤(《金匮要略》: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加减;滋阴安神,用天王补心丹(《仁斋直指》:熟地黄、白茯苓、人参、远志、石菖蒲、玄参、柏子仁、桔梗、天门冬、丹参、酸枣仁、麦门冬、炙甘草、百部、五味子、茯神、当归、杜仲)加减;交通心肾,用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韩氏医通》:黄连、肉桂)加减;清心疏肝,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补益心脾,用归脾汤加减;活血通脉,用通窍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重镇安神,用琥珀安神丸(琥珀、生地、玄参、天门冬、丹参、当归、龙骨、人参、茯苓、大枣、甘草、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远志、合欢、桔梗)加减。或朱砂安神丸合磁朱丸加减;清心化痰,用黄连温胆汤、牛黄清心丸、礞石滚痰丸之类加减;益气养心,用养心汤(《仁斋直指》:黄芪、茯苓、茯神、人参、当归、川芎、肉桂、远志、五味子、炙甘草、枣仁、柏子仁、半夏)加减,心阳虚弱者,可合用真武汤加减。

耳鸣既扰神,亦乱情志,令人烦躁、忧郁,气有所结,则肝病。肝主疏泄,性喜条达,病则气机不畅,五脏受害,故耳鸣可从肝论治[3,4]。临床上,耳鸣诸证而兼肝病证,宜酌兼治肝之法,主要有:

1、疏肝解郁:用于耳鸣因于情志不畅、气机不利所致,多为兼证,表现为耳部闭胀感,或有胸胁不适,常用柴胡、郁金、香附、川楝子、合欢花、合欢皮之类,或酌用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檀香之类以破气行滞。

2、清肝泄火:用于耳鸣而伴急躁易怒,耳鸣嘈杂,口苦、头痛、眩晕、心胸烦热躁、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火内盛或肝火上扰之证者,常用药物如龙胆草、青黛、栀子、黄芩、黄连、牡丹皮之类。可酌情选用。

3、养血(阴)柔肝:用于耳鸣证而伴有精神忧郁,胸胁隐痛,面色少华,胁下隐痛,头痛,两目干涩,入夜耳鸣声细,少寐多梦等肝血或肝阴不足之证者,常用药物如当归、白芍、生地黄、枸杞、何首乌、桑椹子、女贞子、旱莲草之类。宜酌情选用。

4、平肝潜阳:用于耳鸣肝肾阴虚,虚阳上亢。证见耳鸣如蝉,入夜为著,时有头面烘热,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舌红苔少,尺脉浮等证,常用药物如白芍、生熟地黄、龟板、鳖甲、龙骨、珍珠母、牡蛎、石决明、紫贝齿之类。

5、平肝息风:风为阳,虚阳上扰则生风,以致耳鸣如蝉。肝肾阴虚,脾胃亏虚、气血不足,皆致虚阳上扰,俱当酌佐祛风止鸣之品,如天麻、钩藤、蝉蜕、地龙,白蒺藜、羚羊角之类。

耳鸣挂什么科

耳鸣的时候是需要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因为引起耳鸣的原因比较多,最主要的还是耳部的疾疾病所引起的,如、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以及内耳的一些神经性疾病等,如突发性耳聋、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等。另外如果脑供血不足或者高血压等情况下也可以出现耳鸣的症状,必要时可以请内科大夫会诊。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