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脑积水治疗?中医脑积水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3-11-14   来源:特色健康网   编辑:健康君
字号:

很多朋友对于中医脑积水治疗和中医脑积水治疗方法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刚出生的孩子脑积水怎么治疗?
  2. 3个月的宝宝脑积水,严重吗?

刚出生的孩子脑积水怎么治疗?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解颅”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解颅是以小儿头颅增大、颅缝开解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以头颅及前囟明显增大、颅缝开解、头皮青筋暴露、叩之呈破壶音、目珠下垂犹如落日状为主要特征,多见于6个月至7岁的小儿,预后不良。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脑积水”。中医对本病早有认识。

【病因病机】

一、病因

解颅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所致。若父母精血亏虚,致胎禀不足,肾气亏虚;或后天调护失宜,或疾病迁延,或外感时邪均可导致解颅。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肾虚颅解。

2.常证病机

(1)肾气亏虚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父母精血亏虚,胎气怯弱,致使小儿先天肾元亏损,不能养骨生髓,则脑髓不充,头颅开解,颅缝、囟门不能如期闭合。

(2)肾虚肝亢肾为水脏,若病后肾虚,水不胜火,火气蒸腾,其髓则热,髓热则颅解缝开。或由于水不涵木,木亢风生,风水上泛,则颅缝开解,囟门不合,或开而复合,头颅逐渐膨大。

(3)脾虚水泛脾主运化,为水之制。若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脾阳虚衰,水湿不运,水饮上泛于脑,脑络阻塞,则头缝开解。

(4)热毒壅滞外感时邪,热毒壅滞,炼液成痰,上攻于脑,脑络阻塞不通,气血运行失畅,故头颅扩大,颅缝开解。

解颅的发病与先天亏虚有关,主要责之于肾,与肝、脾亦有密切关系。在病变过程中,常有烦躁、嗜睡、纳呆、呕吐,甚至惊厥。重者常致失明或出现智力发育障碍等。

【临床表现】

头颅及前囟明显增大,颅缝开解,头皮青筋暴露,叩之呈破壶音,目珠下垂犹如落日状。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即头颅及囟门异常进行性增大,颅缝开裂,眼球下垂如落日状等。

2.实验室检查①头颅超声检查:显示脑室扩大。②颅骨X线平片:可见颅腔扩大,头面比例不对称,颅骨壁薄,颅缝分离,前后囟扩大等改变。③CT能明确脑室大小及脑皮质萎缩情况。

二、鉴别诊断

1.未成熟儿未成熟儿头颅增长较快。有早产史,影像学检查脑室不大。

2.佝偻病佝偻病头颅呈“方颅”,伴其他佝偻病症状如多汗、夜惊、烦躁、鸡胸、肋软骨沟、肋串珠、手足镯、O型腿或X型腿等。影像学检查脑室不大。

3.头大畸形头大畸形表现为头颅大,增长快,智力明显低下,无“落日眼”,脑室造影正常。

4.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可见颅内肿瘤、脓肿等。影像学检查有占位表现。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以本虚为主,多表现为头缝开解,双目下视,肢体消瘦,神识不聪,表情呆滞。部分患儿为本虚标实之证,有夹风、夹水、夹痰之不同。

二、治疗原则

1.基本治则补肾益颅。

2.具体治法本病治疗以补益肝肾为主,并根据兼有肝风亢动、脾虚水泛之不同,夹风、夹水、夹痰之异,分别治以平肝息风、健脾利水、豁痰通络等法。还可适当配以外治法。

3.刘弼臣教授治疗解颅的经验刘弼臣教授认为,头颅为五高之巅,惟风可到,因此解颅为风邪夹水湿之邪上犯头颅,水积于上而得病。

治法:息风通络。

方药:升降散加减。羚羊角粉0.3g(分冲),天麻10g,钩藤10g,僵蚕10g,升麻5g,牛膝10g,制大黄10g,车前子10g,泽泻10g,猪茯苓10g。

三、分证论治

1.肾气亏虚

证候表现:颅缝及囟门逾期不合,头颅增大,头皮光亮,额上青筋暴露,头倾眼垂,白睛显露,目无神采,颈细身瘦,发育落后,神识不聪。舌淡,指纹淡青。

证候分析:正常小儿颅缝大多在出生后6个月时骨化,前囟在1~1.5岁时闭合,后囟于初生时或闭或微开,最迟2~4个月时闭合。小儿先天不足,肾气亏虚,脑髓不充,故颅缝及囟门逾期不合,头颅增大;头颅开解,血络受阻,气血运行不利,故头皮光亮,额上青筋暴露;气血不足,故颈细身瘦,发育落后;脑髓不实,则神识不聪;肾之精气不能上注于目,故头倾眼垂,白睛显露,目无神采;舌淡,指纹淡青为肾气虚之象。

治法:培元固本,补肾益颅。

方剂:补肾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方解: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鹿茸温肾壮阳,强筋壮骨;两者共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人参、黄芪大补元气,四者为臣药。茯苓健脾补肾;泽泻、丹皮清热凉血,三者共为佐药。

加减:头大颈软加杜仲、续断、五味子;眼球震颤,斜视或视物不清,加枸杞子、菟丝子、决明子等。

2.肾虚肝亢

证候表现:颅缝开解,前囟宽大,头皮光亮,眼珠下垂,白睛显露,烦躁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时或瘛疭。舌红少苔,指纹泛紫。

证候分析:肾虚火旺则髓热,髓热则颅缝开解,前囟宽大;肾精不足,不能上注于目,故眼珠下垂,白睛暴露;肾虚则肝亢风生,风水上泛,故头皮光亮,筋惕肉??,时或瘛疭;阴虚火旺则烦躁不安。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指纹泛紫乃肾虚肝亢之象。

治法:平肝培元,补肾益颅。

方剂:知柏地黄丸(《医方考》)合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减。

方解: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三甲复脉汤育阴潜阳,平肝息风。

加减:烦躁不安,加山栀子、莲子心、竹叶;筋惕肉??,时或瘛疭,加钩藤、石决明等。

3.脾虚水泛

证候表现:颅缝开解,头皮光亮,面色?白,神情呆滞,白睛多而目无神采,食欲不振,肢体消瘦,腹胀便溏,小便不利。舌质胖嫩,舌苔白滑,指纹色淡红。

证候分析:真阳有亏,火不能生土,则脾虚不能运湿,水湿停滞为痰,上泛清窍,故颅缝开解,头皮光亮;脾胃虚弱,精气不足,故肢体消瘦,面色?白,神情呆滞,目无神采,白多黑少;湿滞中焦,阻碍气机,故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小便不利;舌质胖嫩,舌苔白滑,指纹色淡红乃脾虚之象。

治法:健脾利水,补肾益颅。

方剂: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方解:附子理中汤中附子辛热,振奋脾阳;人参、白术补中益气。五苓散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桂枝通阳,助膀胱气化。共奏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之功。

加减:气血双亏者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腹胀便溏甚者,加扁豆、陈皮、砂仁等健脾理气化湿。

4.热毒壅滞

证候表现:颅缝合而复开,按之浮软,头皮光亮,青筋怒张,两目下垂,头痛口干,发热气促,面赤唇红,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通络,补肾益颅。

方剂:犀地清络饮(《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

方解:方用犀角(以水牛角代)、生地凉血散血为君药;连翘疏风清热,丹皮、赤芍、桃仁活血凉营,共为臣药;竹沥、生姜、石菖蒲豁痰通络为使药。

加减:躁动不安,神烦不寐者加羚羊角、钩藤、天麻等息风通络;火热盛者兼服化毒丹加强清热解毒之功。

四、其他疗法

1.现代医学疗法

(1)手术治疗适应证为年龄小,发病急,发展迅速的部分阻塞性脑积水。

(2)非手术治疗首选醋氮酰胺,每日25~50mg/kg。可暂时减少脑脊液的分泌,并增加体内水分的排出。

2.外治法

(1)封囟散肉桂、细辛各15g,干姜3g,共研细末,人乳汁(或猪胆汁)适量调匀,敷于颅裂部位,外以纱布包扎,药干则换。可用于肾气亏损或脾虚水泛之解颅。

(2)黛矾散青黛30g,枯矾15g,雄黄10g,红花5g,共研细末,以苦参50g煎取浓汁加猪胆汁调匀,敷于囟门,药干即换。用于热毒壅滞型解颅。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婴儿宜母乳喂养,多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注意保护患儿头部,抱起患儿时要以手托住头部。

二、调护

1.优生优育,避免近亲婚配。

2.积极进行产前检查,积极发现异常,必要时终止妊娠。

3个月的宝宝脑积水,严重吗?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头围进行性增大,出生时就眀显大于正常,也可在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后开始增大;颅面比例失调,前囟门扩大、紧张或隆起,颅缝增宽、颅骨变薄、前额突出、头皮静脉怒张,双眼球转至下方,呈“落日征”。

【诊断】严重脑积水病例可产前诊断。出生后可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头颅B超、CT等明确诊断。脑室穿刺和腰椎穿刺可区分阻塞性和非阻塞性脑积水,阻塞性脑积水其脑室以及蛛网膜下隙压力不同,而非阻塞性脑积水其脑室内压力与蛛网膜下隙压力一致。

【危害】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脑积水,就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智力尚能恢复正常。所以作为婴儿的父母,要仔细观察,如发现小儿有上述症状,应及时请医生,做B超或CT检查可帮助确诊,以争取早期治疗。还要预防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如果患颅内感染或颅内出血应及时彻底地治疗,以防脑膜粘连引起脑积水。

【治疗】内科治疗:限制饮水、使用利尿剂及中医治疗,单用效果不佳,多与外科治疗联合应用。外科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脑室-腹腔分流术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医脑积水治疗和中医脑积水治疗方法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