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上的辩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的辩证思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还是说语言、文字是笨拙的,说“中医诊病”这句话就不正确,中医不会诊病,是中医医生诊病,但是“会”中医的医生从古至今,名医无数,一般的医生加上庸医上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真正能够系统按照内外因来诊病的人寥寥无几。当我看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论注》里学说时没有什么感觉;当看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觉得非常好,但是内容太不详细,就过去了;当看到陈士铎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时,非常兴奋,读了很多遍,仔细琢磨其妙处,和客观事实及人体是否相符?反复阅读思考后发现,其叙述有混乱,有很多问题,其内外的分界不清,没有固定的标准,结合现代西医,觉得西医的内外也是糊里糊涂的,但是总比陈士铎的清晰一些,但是还混乱,经过反复思考后,突然来了灵感,加字,造词就可以实现清晰地叙述了,从而催生了我的:“知症求因”理论的诞生,也会从此开辟医学的新篇章。关于“知症求因”的全部内容,可以看我头条号里的10篇连载,或到360网页搜索“知症求因(全文)”。下面向大家展示一下三位古代中医大师,不能说中医,因为写中医理论的必须是人,而且是中医大师。里面加上了我的注解。
且先看中医界里三位大师对症(状)因、或病因、或(病)症因(不管叫什么因,其目的都是想表述同一件事,用‘原因’最好)的认识:
1、汉·张机在《金匮要略论注》(清·徐彬注,陈仁寿点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中述:加粗的是原文
“夫(笔者注:先人们知道他们的理论都是猜测,是可能性,所以以‘夫’开头,‘夫’字并非是引出议论,而是在说“大概、可能”。多数后人和现代人,把夫省略掉,给读者的感觉好像就是这么一回事,其实不然。所以希望以后所有的教科书等,在写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药物作用机理等之时,除非完全明确了,否则就要以‘夫’或‘可能的’开头。)人秉五常(笔者注: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笔者注:这样总结得过于简单了,详见笔者的文章‘生命存在所需七大条件’)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笔者注: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见笔者“可以终身服药吗”之章节)。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chèn)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笔者注:古人认为经络是处于皮肤之内,互相直接或间接相连,且末端都连着藏府的,经络受邪会沿着经络分别进入相应的藏府。此处的内应该是指藏府表面之外,皮肤之内,笔者以后称之为体间质。)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笔者注:这里的‘外’,说的是皮肤之外,当然是体表之外了。仲景这样写是有缺陷的,那藏府之内呢?)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笔者注:此乃内外结合的典范)、金刃、虫兽所伤(笔者注:此二者乃体表之外之事)。以此详之,病由多尽(笔者注:事实上不是这么点儿)。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伤灾,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笔者注:列举这么多,和实际还相差甚远)。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笔者注:人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能生万物?孔子曰‘水乃万物之始’,到底谁说的对?‘经络受邪’,经络乃于体表之内,藏府之外,邪,应该指邪风、邪气,也可能指六淫,皆属于体表之外的因素;金刃、虫兽所伤,也是体表之外的因素;房室可以算体表之内和体表之外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可以由体表之内因素引起,也可以由体表之外因素所致。那时只知道血脉壅塞不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然后来有人提出来了‘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理论)
2、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述:“病案虽千种,大略只有三条而已。一则脏腑经络因邪生疾,二则四肢九窍内外交媾,三则假为他物横来伤害。”(笔者注:葛洪的内外应该是以体表为分界的,如果以体表为分界,一、三条都是体表之外因素作用于体表之内;二条是内外结合相互作用。)
3、宋·陈言(字无择,号鹤溪道人)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侯如艳校注,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11,18-23.)中述:
“医事之要,无出三因(笔者注:‘因’可以理解成‘病因’,也可以理解成:造成/导致疾病的‘原因’)。
“凡治病(笔者注:病字之后应该加一‘症’字,或直接把‘病’改为‘症’),先须识因(笔者注:这是真理性的,此处的‘因’理解成‘原因’最恰当,人们常理解成‘病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其因有三,曰内(笔者注:此处之‘内’是‘内因’之意),曰外(笔者注:此处之‘外’,应该指‘外因’),曰不内外。内(笔者注:这里的‘内’是以藏府表面为分界的)则(笔者注:‘则’为‘是’之意)七情,外(笔者注:这里的外应该理解成体表之外,这样就和内的分类方法标准不统一,所以后来的医者也发现了这样分有问题,就又把六淫再分内外,所以有内风、内热、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金匮》之言,实为要道。《巢氏病源》,具列一千八百余件,盖为示病名也,以此三条,病源都尽,不亦反约乎。
“夫(笔者注:一‘夫’字,说明其是猜测,或是可能性)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张仲景述‘人因风气而生长’,孔子曰‘水乃万物之始’),盖(笔者注:一‘盖’字,说明其是猜测,或可能性)天有六气【笔者注:众说不一。①《黄帝内经·素问》田代华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P10:天有四时五气,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②由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病源’学说中认为是:阴、阳、风、雨、晦、明。③《素问·天元纪大论》中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君火、土、金、水、相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地有五行(见笔者“五行理论的对与错”之章节),人以五脏五腑而下应之,于是资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脉、四肢九窍、毛发齿牙唇舌,总而成体(笔者注:现代理论认为,人是经过非有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微生物,再到低等生物,再到高等生物,不断地遗传、变异、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外(笔者注:这里的‘外’,不是外因,也不是体表之外,而是五脏五腑之外与体表之内),则气血循环,流注经络,喜(笔者注:这里当‘容易’讲,不是‘喜欢’)伤(笔者注:意思是:被**所伤)六淫;内【笔者注:这里的‘内’不是‘内因’的意思,也不是体表之内,而是五脏五腑之内。《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七,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田代华整理,人们卫生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次印刷):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在志为思),肾藏志。《难经·三十四难》中: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医学启源》中: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而陈言认为脾藏意与思,所以藏在五脏之内的这些东西容易被七情所伤。古人没有说五腑都藏什么。七情是哪里来的?下文述及是从脏腑里郁发出来的。】则精神魂魄志意思,喜伤七情(见笔者‘到底什么是七情’之章节)。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疴生焉。病诊既成,须寻所自(笔者注:从哪来来),故前哲示教,谓之病源。经不云乎,治之极于二者(笔者注:二者,一指七情,一指六淫)因得之,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经(笔者注:发病经过),以从其意。是欲知致病之本也。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从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笔者注:这里的外,感觉又在说是体表之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笔者注:陈言认为,七情也是存在于藏府之内的,用‘郁’字,应该有“聚集、积攒’之意),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笔者注:所以陈言说‘内则七情,外则六淫’);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wō)折,疰(zhù)忤(wǔ)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笔者注:此话如何理解?是不内不外?中医还有类似的说法叫‘半表半里’,还是既不是内因也不是外因?从有背常理句看,应该理解成既不是内因也不是外因。这样的话,他的内是以器官表面为分界,外是以体表为分界的,而体表之外除了六淫以外所有的因素,以及器官表面之外至体表之内的所有的因素就是有背常理,为不内外)。《金匮》有言:千般灾(笔者注:《金匮》用的是‘疢’字)难,不越三条,以此祥之,病源都尽。如欲救疗,就中寻其类例,别其三因,或内外兼并,淫情交错;推其深浅,断以所因为病源,然后配合诸证,随因施治,药石针艾,无施不可。”
笔者注:比张仲景和葛洪的认识要更深入一些,除了内、外、不内不外,还要考虑到内外兼并和淫情深浅。就那个时代而言,是认识最深刻的了。作者陈言认为‘精神魂魄志意思’是藏在人体藏府内部的东西,容易被从人之‘脏腑郁发’的‘人之常性’——‘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害;‘气血循环,流注经络’是相对于藏府而言属于外部,容易被‘寒暑燥湿风热’所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逐渐明白了:张机叙述的内外是以藏府本身的表面分为内外的。陈言又把脏器之外的本应该是从属关系的两类因素写成并列关系,就显得混乱了,见下示意简图。其实七情和六淫既可以是(病因)原因,又可以是诱因。
先人们经过孜孜不倦地努力,对(病)症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是还是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知道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紫外线、X射线,等等),难免有认识上的不足,又加上语言、文字的笨拙性,很难叙述、表达清楚。笔者从医多年,在研究治疗白发过程中有许多新发现,对人体之质量、结构、功能、状态、症状、疾病、中医与西医之各自的优劣势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进行了重新思考,结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王全年的《中医圈里的生命的思考》等文献,以及已知的天文、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对“知(病)症求因”的问题重新梳理如下。在内外因之前加一个“体”字,就有了体内因和体外因,见下图,再造一个名词“器官体间质”之后就豁然开朗了,叙述起来非常清晰了。后略。
我看了上面几个回答,确没有正面回答。我用最筒单明郎告诉大家:辩证;中医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也就是八大纲领)。论治;首先看严重、轻。急病、缓病。所以中医制定了:急方、缓方。大方、小方。奇方、偶方。还是合方。(七方,十剂)。其中:下、吐、泻、补。清、热、温、凉。知道了这此,什么样的病,就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治疗。也就是辨证论治。
中医也有标准,中医讲究的是四诊合参,分别是望闻问切,和西医的视触叩听有异曲同工之妙。
望,就是看,也就是医生通过眼睛来观察病人,包括病人的一般状况,比如面色、皮肤、四肢、形体、动作等等。
闻,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闻气味,一种是闻声音。
问,相当于西医的问诊,这个很重要,是收集医疗信息的重要手段。
切,主要是切脉,相当考验中医功底。
实际上还有舌诊,但包括在望诊里。
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按照中医理论来讲,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寒凝、气虚、气滞、血瘀、食积等,都可能引起胃脘痛。临床中医会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诊治方法,这也是中医治疗胃痛的特色。同时西医主要以炎症和溃疡作为疼痛的依据进行治疗;而临床治疗胃脘痛,中医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包括根治率。
我们都知道,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只有正确的辩证才能正确的用药进行治疗,这是中医的特色,同时也是治疗效果优于西医西药的原因所在。人与人不同、体质与体质不同、性格与性格不同、发病原因和原因不同、环境不同等等一系列不同的发病因素。如果只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法,显然不适合;只有通过辨证施治,才能从根本上彻底康复胃痛。
胃脘痛的中医分型1、寒凝胃痛:
患者多表现为胃脘剧痛、得热痛减、患者多伴有呕吐清水、四肢厥冷、面色青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
以上表现主要是因为寒邪凝滞中焦,使得中焦阳气被遏,气机不畅而引发胃脘拘急,胃气阻滞而出现胃痛。
2、热盛胃痛:
患者多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并伴有口干喜欢喝凉水,便秘、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这种表现主要是因为胃中邪热蕴结,气机失和所致。
3、气虚胃痛:
患者多表现为胃脘隐痛,空腹的时候疼痛明显加重,喜暖喜按,进食后疼痛暂时缓解,患者伴有口吐清水,倦怠乏力、面色晄白、舌质淡白,舌苔少,脉细无力。
这种表现主要是因为中气虚弱,胃气不足,导致气机不利,津液不化而引发胃痛。
4、阴虚胃痛:
患者多表现为胃脘烦热隐痛,绵绵不休,伴有纳呆或食少,饭后胀满,唇干舌燥,口微渴,五心烦热,便秘,舌红,脉细数。
这种表现多是因为津液亏虚,不能平拟胃火,以至于胃火灼伤津液,不能润养胃脘而引发胃痛。
5、血瘀胃痛:
患者多表现为胃脘刺痛,固定不移,拒按,饭后疼痛加剧,或者伴有吐血、大便色黑、舌隐青或有瘀斑,脉沉细。
这种表现多是因为瘀血停滞胃壁,脉络被阻而引发胃痛。
6、气滞胃痛:
患者多表现为胃脘胀痛,疼痛可以牵引到胁肋部,按下会有不适感觉,排气后疼痛缓解,伴有嗳气、吞酸、饮食纳少、舌苔薄白、脉弦滑。
这种表现多是因为胃气不降,气机阻滞,经脉受阻而引发胃痛。
7、食积胃痛:
顾名思义是饮食积聚胃腑,患者多表现为胃脘胀痛,按下去疼痛加剧,并伴有恶心呕吐,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大便臭秽不爽,舌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实滑。
这种表现多是因为食积胃脘,胃气不得降,六腑不通,以至于气行不畅而引发胃痛。
概括来说就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胃痛,作为患者自己切不可随便购买止痛药进行临时控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如果有必要可进一步检查是否患有器质性病变。然后采用中医药进行阶段性治疗。一般普通的疼痛短期可以康复,严重的或者缠绵难愈的治疗时间会长一些。
关于中医上的辩证和中医的辩证思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